垃圾島變身/揭露紙類餐盒秘密 回收盤商擔風險像玩股票

▲透過專業的機器處理,紙類餐盒、紙容器,都能夠被回收、永續使用。(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透過專業的機器處理,紙類餐盒、紙容器,都能夠被回收、永續使用。(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記者劉雅文/台北報導

生活中隨處可見紙類造品,在使用過後成為大家熟知的回收物,其中紙類餐盒、各式紙容器,全台灣粗估1年的消耗總量就有80億個,而這些紙容器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紙類能夠回收。其實,這類的餐盒容器上頭都有層塑膠隔膜,有人認為這是無法回收,只能丟入焚化爐,就當成一般垃圾處理,但只要透過專業的機器處理,這些紙類餐盒、容器,都能夠被回收、永續使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造紙公會統計,2018年國內和國外回收紙收購量,每年是395萬公噸,主要都是以國內為主,占了超過6成、有269萬公噸,以國內知名的正隆紙廠為例,從2008年對比2018年,10年後回收紙使用成長幅度也超過5成,有180萬公噸,但廢紙容器其實在政府和造紙業的定義上,跟廢紙是有所區隔的,回收時也要分開擺放。

實際走訪台灣知名正隆紙廠的竹北廠區,這裡有專業的機器,能將紙容器的塑膠薄膜分離回收再利用。一般而言,紙容器送到這裡會先經過散漿機,一邊加入大量的水,一邊用刀片切碎,接著進行紙塑分離,將塑膠薄膜和雜質分開,然後進入高溫脫水烘乾程序,一道道複雜工序製成再生紙,變成工業用包裝用紙、紙外盒等原料。

▲透過專業的機器處理,紙類餐盒、紙容器,都能夠被回收、永續使用。(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去汙機清洗過後的紙漿,再透過烘缸用400度高溫烘乾。(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而那些分解出來的塑膠膜,少部分會製成塑膠粒賣往相關業者,9成以上則是做成能源棒,來提供造紙廠發電,根據業者的統計,目前每月大約可以處理近350噸的廢紙容器,隨著操作技術的純熟,也在向政府申請1400公噸的月處理量,希望協助政府廢紙容器去化的問題,但這還是遠遠不及我們所生產與使用的紙容器數量。

比較各種紙類回收品,紙箱的回收再生比例大約有9成,但是像是書籍、廢紙容器等,回收過程更加繁雜、需要特殊機器,可是每公斤換算的回收再生量只佔6成,事倍功半,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有人說,這些廢紙容器最後都進了焚化爐,因為現階段能夠去除塑膠膜、充分回收紙容器再利用的業者,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民眾認真分類的紙容器,部份恐怕還是難逃焚化的命運。

回收的過程,除了公家單位的清潔隊,按時、定點收取外,也有很多私營的回收廠,民眾累積回收物賣給小盤商,再經過中盤、大盤,最後賣給相關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業者,很多紙容器就在中盤或大盤商的階段,就直接被業者丟棄或是焚化了。

實際走訪盤商一探究竟,從事回收業超過15年的廖姓老闆就向記者透露,他們只根據紙類、寶特瓶、鐵鋁罐這種大分類做區隔,所以儘管他們有賣廢紙容器給中盤商,但很可能因為大盤商不收,在中間就被丟棄、焚燒了。

而這些中間的盤商靠著價差,賺取利潤,但有時候也承擔著風險,尤其是最上游的小盤商。廖老闆分享:「回收品就像股票,有漲有跌跟隨市場浮動機制。」他一邊講著一邊盯著他身旁的鐵罐,因為過去鐵罐行情好,於是他大量收購,價格卻突然一落千丈,現在轉賣行情只剩1塊半,讓不想虧錢的他只能先屯著,等待適當的賣點。

提到回收品的價格,廖老闆話匣子停不下來,他說從2008年開始,價格就一路下跌,過去可以賣得16、17塊的寶特瓶,現在行情價一個只剩6塊,收到的回收品數量對比,也剩下不到一成。

▲小盤商回收廠裡,不只是紙類、寶特瓶等,在這邊各種物品摻雜在一起,甚至有舊冰箱、電視,或是些汽車零件等。(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在這不算大的小盤商回收廠裡,不只是大家熟知的紙類、寶特瓶等,各種物品摻雜在一起,有舊冰箱、電視,或是些汽車零件等。而來自各處的民眾,都會把家裡不用的東西拿到這裡換現金,甚至有人把這當成重要的收入來源,有些人還會「偷吃步」,讓第一線小盤商傷透腦筋。

廖老闆就曾遇過一個老翁,拿個紙箱來賣卻在裡頭放了水泥塊,秤起來足足超過20公斤,他也常遇到寶特瓶摻水、放石頭的案例。經營回收廠讓他領悟出了生存守則,那就是見招拆招、謹慎小心,回收這檔事除了環境永續,看在這些當成生計的人上頭,更是一種經驗累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