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能在「口罩外層」活7天!專家教防疫小細節

▲中國大陸「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引發台灣民眾恐慌搶購口罩亂象,造成供需嚴重失衡。(圖/記者陳雅芳攝,2020.02.05)
▲中國大陸「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引發台灣民眾恐慌搶購口罩亂象,造成供需嚴重失衡。(圖/記者陳雅芳攝,2020.02.05)

編輯中心 / 綜合報導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全球爆發嚴重疫情,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134萬例、死亡7.4萬例,除了慎防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外,也不能輕忽物品殘存病菌的可能感染風險。香港大學本月2日在國際醫學期刊上發布研究成果,發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口罩外層最多能存活7天之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研究《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Stability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發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可在環境中存活較長時間,在外科口罩外層更可存活長達7日之久。

▲從研究數據可見,試驗多種材質後,僅有「口罩外層」7天後還有一定量的病毒存活。(圖/翻攝The Lancet)

研究首先針對環境溫度對病毒的活性影響,病毒在攝氏4度時非常穩定,但是升高至攝氏70度時,只要5分鐘就會失去活性。接著探討病毒於不同光滑物體表面的存活率,紙張上的病毒只要3小時就檢測不到活性;木材和布料為2天;玻璃和鈔票是4天;不鏽鋼材質跟塑膠則是7天。然而在7天過後,外科口罩的外層仍能檢測到原本數量0.1%的病毒。

研究也針對民眾常用的數種消毒液做測試,發現多數的家用清潔液都有一定的效用。參與研究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表示,建議不要重複使用口罩,如果曾接觸染病者,認為衣物有高度沾附病毒的危險,可先用熱水浸泡半小時再清洗。

同為研究者之一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裴瑋士則表示,摘或戴口罩時盡量減少觸碰表層,並且勤洗手,否則手再去接觸眼口鼻等部位,就可能將病毒帶進體內,他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還要慢,疫苗上市後,應會有相對較長的時間有效。(編輯:林奐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