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州當局稱,至少有8名確診民眾曾待過有「小非洲」之稱的廣州市越秀區,其中5人是奈及利亞公民。報導指他們違反強制隔離規定,到過8家餐廳和其他公共場所,連累近2000人必須接受檢測或隔離,因此瞬間引發眾怒。
廣州證實,截至9日當地已有114起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6名病患是非洲人,其餘則是海外歸國的中國公民。這導致非洲人在中國成為被懷疑、不信任與歧視的目標。
若干非洲僑民向法新社表示,他們從住處被強制趕出,要入住旅館和飯店也遭到拒絕。
日前從住處被趕出的24歲烏干達交換生馬賽亞斯(Tony Mathias)說:「我在橋下睡了4天,沒吃東西。我到處買不到東西吃,沒有店舖或餐廳要做我的生意。我們就好像是流落街頭的乞丐。」
中國外交部9日承認,中國人民對非洲僑民「有些誤解」。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中國政府對所有外國在華(中國)人員一視同仁,將敦促相關方面改善工作機制和方法。」
北京當局本週對18個非洲國家捐贈醫療用品,這種抗疫行動在非洲各國大受歡迎,與廣州的非洲僑民不滿形成了對比。
媒體「中非項目」總編輯奧蘭德(Eric Olander)說:「中國對非洲交往是中央政府的事,但對外僑執法卻是地方層級的事。」
奧蘭德表示:「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會有不一致現象存在,即我們在對非洲外交方面聽到了比較樂觀的訊息,但非洲在華商人、學生和其他僑民卻遭遇了與日俱增的日常生活難題。」(譯者:陳家倫/核稿:張佑之)10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