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專家:還要看北京敢不敢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在今(10)日舉行閉幕式,審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圖/翻攝自中國官媒)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在今(10)日舉行閉幕式,審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圖/翻攝自中國官媒)

要聞國際中心林孝萱/綜合報導

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在今(10)日舉行閉幕式,審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早前中國外交部稱,該法案是為了反對西方霸權、強權,用以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但外界認為,《反外國制裁法》最大意義是作為震懾外國的武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媒體報導,除了《反國家制裁法》今日的人大常委會議還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安全生產法》修正案、《印花稅法》等法律。會議與會者認為,為了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必要制定一部專門的反外國制裁法。建立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長臂管轄的法律「工具箱」,為中國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的保障。與會者普遍贊成制定本法,建議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評論,美國是濫用制裁的「淵藪」,導致歐盟與俄羅斯也制定了阻斷法和反制裁法,中國制定反制裁法是為回應美國及其盟友迫害中國的行為。新法案將會起到「強大震懾作用」警告下一個可能對中國採取非法制裁的外國政府。

▲美中專家近期對話指出,前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時雙方溝通不良導致關係惡化,即使競爭壓過合作的格局成形,雙方仍有必要恢復基本常態溝通,並修補民間交流所受損害。美中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觀察人士認為,美中雙方在制定法律上針鋒相對,相互競爭、抗衡的狀態仍會持續。美中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商務部2020年9月推出「不可靠清單規定」,今年1月發布阻斷外國法律不檔域外適用的「阻斷規章」。由於《反制裁法》完整法案內容尚未公布,《環球時報》報導稱,有關部門將會出台、修訂或整合相關規章,為新法研擬配套規則,建立有力的反正外國制裁法律體系。

英國《BBC》引述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教授王江雨博士的分析,認為《反外國制裁法》主要用途有二:一,對外國反擊報復;二、展現中國政治意願。但要對外國形成震懾力,還是取決於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有沒有膽量使用。

王江雨指出,《反外國制裁法》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反擊外國企業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同時懲罰那些制定制裁措施的外國官員。對中國政府來說,如果認定了外國制裁侵害中國主權、利益,就可以針對外國人士啟動反制裁;對中國企業來說,也成為被外國制裁時,向北京求助的管道。

報導續指,美國參議院6月8日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擴大投資科技領域與中國競爭,雖然拜登隔日政府撤銷前總統川普對抖音(TikTok)、微信(WeChat)的禁令,只是美國商務部評估app是否存在國安風險。但許多觀察人士認為,美中雙方在制定法律上針鋒相對,相互競爭、抗衡的狀態仍會持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