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學者提科學證據解封有望 這樣做等於獲兩劑疫苗效應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其實大家可以安心。他提出科學證據表示,其實台灣目前要解封是有希望的,不一定要「+零」。圖為資料照片(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08.26)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其實大家可以安心。他提出科學證據表示,其實台灣目前要解封是有希望的,不一定要「+零」。圖為資料照片(圖/記者黃仁杰攝,2020.08.26)

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今(16)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衞防疫措施」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其實大家可以安心,目前台灣的疫情情勢,再加上精準防疫,民眾在第一劑疫苗施打完,等待第二劑疫苗的同時,做好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其實可以得到兩劑疫苗的效應。他也提出科學證據表示,其實台灣目前要解封是有希望的,不一定要「+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醫院今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衞防疫措施及校園防疫」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全球面臨變種病毒的侵襲,目前雖然台灣受到控制,但變種病毒深不可測,若解封後一定要提前佈署,而他也站在公衛角度、提出科學證據,認為台灣控制疫情得宜,目前風險低,解封是可行之路,不一定要追求「+零」。

▲台大醫院今(16)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衞防疫措施及校園防疫」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圖/擷取自台大醫院直播畫面)
▲台大醫院今(16)日針對「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衞防疫措施及校園防疫」召開視訊線上記者會。(圖/擷取自台大醫院直播畫面)
 

針對變種新冠病毒公衛精準防疫部分,陳秀熙說在機場境外部分,入境旅客檢疫、隔離再配合檢測,從原本解隔前只篩一次,到現在入境篩一次高敏感PCR、14天居隔期間居家快篩,解隔前再篩PCR,就足以找到感染症與無症狀的感染者,可防堵隱形感染者進到社區。

再來是國內進入三級後的各項緊急處置,包括幾個大型熱區設置快篩站,已經陸續找到無症狀的個案,幾個小型家庭群聚也同樣透過疫調控制。陳秀熙以屏東Delta事件為例,他說依照估算應該要有75個感染個案,但最後找到17個,這代表當地疫情受到控制,及時阻斷感染。

但陳秀熙表示,這是同時配合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包括停班課、減少群聚)等非藥物公衛介入(NPIs)措施才能達到。另外他也強調一個新的措施,就是環境消毒外也必須保持通風,不可忽視「氣溶膠傳播」!當人口聚集密度太高、室內通風不佳或室內空間太小,都可能增加染疫風險。

他建議,室內空間小或太多人,打開窗戶、門以及使用電風扇改良通風,甚至搭配紫外線消毒等,可有效降低染疫風險。至於若無法改善空間,像是高鐵與台鐵,則可透過員工與消費者的檢測來達到安心防疫。而若不幸感染再搭配抗病毒藥物,讓病患趕快好起來不再具傳染力,以及施打疫苗提高覆蓋率都能降低風險。

也因此,陳秀熙觀察,台灣已經連續一個月Rt值(有效再生數)小於1;致死率下降及康復率增加,解封指數來到0.25;若Delta病毒未有跨縣市群聚感染;入境做三次檢測強化邊境防疫;持續篩檢監測控制小群聚成社區流行;分層疫苗數設率目前1到6類已完成82%;以及持續口罩施戴率與社交距離嚴格實施,強調從這些科學數據來看是有望解封的。

陳秀熙也提出面對病毒,若解封之後精準防疫該怎麼做?他指出持續強化邊境防疫、核酸檢測、抗原快篩檢測、居家快篩檢測、疫苗注射涵蓋率、做好NPIs、備好抗病毒藥物、強化室內環境通風以及環境汙水監測等。

陳秀熙表示,其實大家可以安心,目前台灣的疫情情勢,再加上精準防疫,民眾在第一劑疫苗施打完,等待第二劑疫苗的同時,做好戴口罩再加上保持社交距離,其實可以得到兩劑疫苗的效應。也喊話中央要思考,是要追求完全「+零」、還是追求零重症?其實台灣目前要解封是有希望、是可行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