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封城下輕生率上升 反映出哪些長期問題?

▲馬來西亞疫情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馬來西亞疫情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記者李芷涵/綜合報導

《四方報》報導,馬來西亞疫情嚴峻,儘管無限期延長封城,確診人數卻屢創新高,18日就新增10,710例確診個案、153起死亡案例。疫情嚴峻加上政府防疫及紓困效能失靈,導致民間出現「白旗運動」自力救濟,疫情下陷入憂鬱的人數和輕生案件也都提升,引發各界擔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來西亞去年前前後後封城多次,5月開始出現新一波疫情,當局遂宣布於6月1日封城,原本預計於6月28日解封,但因疫情遲遲未見好轉而宣布「無限期延長」,直到每日確診數降至4000例為止。然而封城已經過去一個半月,至今確診人數仍然高居不下,過去一週每日確診數更每每飆破一萬例,長時間的封城讓不少民眾失去經濟來源 ,政府卻沒有及時頒布應對措施協助受到衝擊的民眾。馬來西亞政府的確推出1500億令吉(約新台幣1兆)的紓困方案協助中低收入戶家庭,每個家庭預計可收到1300令吉(約新台幣8730元);然而這項紓困方案卻要等到8月才能推行,數十萬的家庭經濟危機急迫根本等不到八月,這也導致陷入經濟困境的民眾壓力倍增。

《海峽郵報》援引馬來西亞警方統計指出,今年1月到5月間共計有468起輕生事件,也就是平均一天有3起案件;相較於去年一整年的631人及2019年的609人,可以看出有明顯增加趨勢;而警方統整出輕生原因主要為家庭問題、情緒壓力和經濟困難。此外,位於吉隆坡的情緒輔導中心(Befrienders Kuala Lumpur)在今年1月至6月間一共收到20,575個求助電話,相較於去年一整年為32,710通,也有增加趨勢。該中心指出,去年3月馬來西亞宣佈封城管制措施後,直到同年6月間共收到9754通求助電話;對比今年同樣在3月到6月期間,則收到14,136通求助電話,增長了45%。一名精神科諮詢醫師Dr Ng Yin Ping也表示,封城後遇到越來越多病患出現焦慮症、失眠、易怒、情緒低落的情形。

不僅如此,馬來西亞《星報》指出疫情下女性陷入憂鬱及輕生的比率比男性更高。報導引用警方數據指出,在2019年至2021年5月期間女性輕生率比男性高5倍,累計1700件輕生案例中有1427件為女性。 國際勞工組織(ILO)的研究指出,馬來西亞女性在服務業、製造業、旅宿業和餐飲業的比率比男性高很多,而這類工作在疫情下受到最大衝擊。此外,報導指出馬來西亞在家務分工上男女不均,女性在工作之餘多仍需負擔家務工作、照顧小孩等事務,因此在疫情下壓力更大。

另一項問題是,在馬來西亞輕生屬於犯罪,輕生未遂者事後將面臨最高一年刑期和罰金的懲罰。《海峽郵報》引述馬來西亞「全國精神疾病除罪化專門小組」(National Coalition of Mental Wellbeing’s Decriminalisation Focus Group)負責人Venugopal Balchand醫生指出,這不該是犯罪問題,受害者不應被交給警方懲罰,而應該接受相關精神治療;但目前法律對待這些人(輕生者)宛如罪犯而拒絕給他們心理治療資源」;呼籲政府應將輕生除罪化,並提出方針應對疫情下民眾的精神危機。

不過,這項問題恐怕非一時半載可解決。馬來西亞一直面臨精神科醫師短缺問題,衛生部長Adham Baba7月6日就曾指出馬來西亞精神科醫師對病人比例嚴重不足,世衛組織(WHO)建議每1萬人就要有一名精神科醫師,而馬來西亞約有3195萬人,至少應有3100名精神醫師,但全國目前卻只有400名精神科醫師,遠低於世衛組織建議標準。不論是推動修法或解決精神科醫師人力不足問題,都很難在短期內完成,因此馬來西亞醫師除了呼籲政府改善長期問題,也建議在這段期間盡可能與家人、朋友維持聯繫,並保持飲食均衡和規律運動,需要幫助時善用求助電話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