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1.5萬染疫者難走出歧視陰霾 蔣萬安提3大訴求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受訪(圖/NOWnews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受訪(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羅婉庭/台北報導

針對全台逾1萬5千確診者的身心康復照護,國民黨立委蔣萬安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向政府提出三大訴求,盼建立染疫康復者友善的環境,無論是校園、工作場所、社區,不要再受到害怕、畏懼、歧視、獵巫,協助他們回到正常的生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疫情爆發以來,全台已逾1萬5千人染疫。待確診者陸續康復出院、回到家庭及社區,除了將面對不同程度的後遺症、長期照護壓力,「歧視」狀況也逐漸在社會、職場浮現。而相較於英、美等國家已訂有相關照護指引、新冠詳細衛教資訊,台灣至今仍沒有任何官方指引可依循。

對此,蔣萬安委員特別召開記者會,會中將提出三大訴求,包括「染疫康復者指引」應儘快訂定並公布、政府應設立「後新冠疫情資訊整合平台」、提供染疫康復者長期醫療設備協助及補助,不該讓染疫者及其家庭孤立無援。

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秘書長陳凱華也提出兩大建議,希望新冠肺炎的療程中,能早期介入「復健」,以減緩患者的後遺症;同時,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也應該增列第七項,將「新冠肺炎」納入。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回應,相關專業團體建議可交給行政部門,接下來在指引訂定的過程,也會請各專業團體、學會一同來幫忙,更快速的完成指引訂定並達到目的。至於「新冠肺炎」納入PAC的建議,健保署、醫事司會一同研議,基本上樂觀其成。

健保署醫管組專委韓佩軒則說,新冠肺炎是新興的傳染病,對於染疫者後續康復後的科別、樣態,個別病人的差異性都很大,從無症狀到併發重症都有可能。若後續相關治療指引公布,健保署將配合研議,針對給付項目、給付範圍需要去修正。

蔣萬安邀請3位染疫康復者分享心路歷程。A先生指出,目前除了有心肺功能減損的後遺症,又因為大眾普遍對於新冠肺炎的影響未知、恐懼,「我比較大的壓力是不敢對人提起我罹患這個疾病的事情」,生活在一個不敢跟人接觸的環境下,再加上身體不舒服,「幾乎是活在恐懼的狀態下」。

「目前味覺、嗅覺有點不太靈敏」B先生則提到,有次煮飯瓦斯外洩,是室友告知才察覺。他並建議,政府應該提供「整合門診」醫療選擇,讓患者能安心就醫,並補助相關醫療費用。C先生分享,自己是輕症,太太則是重症康復,但如今太太對自我狀況了解程度、醫院給予的復健資訊都不夠多,「確診出院前,應該要有些身體復健的教導,以及心理焦慮的輔導」。

蔣萬安指出,如今除了防疫政策、疫苗施打、後續振興等議題必須關注,對於染疫康復者的照顧及支持,以及如何提升社會大眾對新冠患者的正確認知、在台灣建立一個對康復者友善的環境,更是接下來的重要課題,這些必須由政府出面訂定相關規範指引,並公開相關數據資料,「是刻不容緩的重大工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