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9成民眾使用行動與電子支付 1成不用憂個資洩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使用原因中,有56%的人是為避免接觸降低染疫風險。(圖/記者許家禎攝,資料照片)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使用原因中,有56%的人是為避免接觸降低染疫風險。(圖/記者許家禎攝,資料照片)

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

金管會統計最新五大行動支付,截至2021年3月底止,累計交易金額已達5,032億元,且第1季新增802億元,年增66.74%,成長力道驚人,也顯示國人的消費習慣逐漸改變中。有人力銀行則調查,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使用原因有8成認為不用帶現金出門為最多。另外,避免接觸降低染疫風險也占了5成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使用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使用頻率以LINE Pay(65.5%)居冠,其次則是悠遊卡(54.0%)、Apple Pay(25.6%)、街口支付(22.9%)及台灣Pay(18.0%)。使用的原因主要是不用帶現金出門(83.6%)、交易安全方便省時(66.6%)、避免接觸降低染疫風險(56.8%)、可記錄交易明細(54.6%)及享受多重優惠(43.7%)。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隨著多元行動支付工具的問世,國人接受度也日漸上升,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在行動支付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的經營機構就高達28家,使用者人數來到1,389萬人,年增53.8%;累計1-6月的交易金額405億元,年增81.0%,顯見「無實體現金交易」已成為廣大上班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黃若薇指出,像是早上到超商買咖啡、搭乘計程車趕上班、中午和同事聚餐大吃美食,或是下班後趕赴超市賣場採買食材,這些通通可以透過行動及電子支付完成,符合上班族重視的方便安全又省時的消費原則,加上今年五月中旬國內爆發大規模新冠疫情,更刺激國人下載標榜零接觸的行動支付APP意願。

只是黃若薇也說,儘管行動支付機構及商家積極搶攻市占率,紛紛推出回饋金、紅利金、折抵金、點數扣抵等多重優惠,人手一機多家綁定,「有手機免現金」已成為上班族的出門日常,但仍有一成受訪者「不使用」行動及電子支付工具,原因在於擔心個資外洩(62.0%)、習慣現金交易(55.1%)、配合的商家不夠多(41.3%)及現金可控管花費(34.4%)。說明了科技雖然帶來強大的便利性,但也潛藏未知的交易風險,如何在盡情消費之餘,避免出現資安破口,正是目前數位金融趨勢下必須正視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