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千裕醫師提醒,台灣未將相關疫苗納入常規接種,但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憑藉高帶菌率、重症率與致死率,可謂「隱藏殺手」,更可能是下一個新冠肺炎。目前美國、英國、澳洲已將各血清型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接種項目,由此可見各國對腦膜炎的重視。尤其如果帶著幼兒想要前往主要盛行地區,像是中東(沙烏地阿拉伯、尼泊爾)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等地,醫師都建議出國前十天,要到家醫科旅遊門診,經評估後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好發於晚冬至早春之間(約每年11月至隔年4月),透過接觸無症狀帶原(菌)者的鼻咽喉分泌物或飛沫傳染,潛伏期約2到10天。正因為無症狀帶原比例高,也曾在台灣大流行過,高峰時期每年約有300人確診,過去也曾在校園與軍營中爆發群聚感染事件。
邱南昌說,台灣近10年間兩起群聚感染事件,都跟環境密閉擁擠息息相關,為了遠離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危害,民眾要牢記「2招預防」,其中包含加強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與咳嗽禮節,以及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擁擠空間;此外,針對嬰幼兒與免疫力差的高風險族群,如:持續性補體缺損、脾臟功能缺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預防勝於治療,可透過疫苗接種提升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