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柯文哲雖然不同於一般政治人物,僅靠著個人的政治光環,不僅順利連任台北市長,更成立了台灣民眾黨,並以此挑戰總統大位。不過先不說當選總統,光是要參選總統,僅靠著個人魅力實在太薄弱,仍舊少不了地方基層勢力的支持。
民眾黨在地方勢力的部分捉襟見肘,是不爭的事實,雖然2022年民眾黨打算大舉投入地方縣市議員以及首長選戰,不過先不論能夠囊括多少地方議員席次,只剩下兩年多的時間,可以預見即使是在2024年總統大選前,仍舊無法撼動藍綠兩黨在地方基層的勢力版圖。
所以回過頭來講,2022年柯文哲卸任市長一職後,要如何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進而累積挑戰總統大位的本錢?
首先,投入台北市以外的縣市首長選戰,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做法。除了以首長的身份維持媒體曝光度外,更能將柯文哲自身的「台北經驗」延續至其他縣市,用行動說服全台灣的選民。也因此日前也曾傳出柯文哲可能投入高雄市長、甚至是桃園市長的打算。
不過這些消息最後都是曇花一現,原因在於地方首長與總統選戰相差兩年,因此若是首長要投入總統選戰,勢必得面對「當市長當到一半跑去選總統」的攻擊聲浪。也因為不願背負「落跑市長」的罵名,柯文哲在2020年總統大選時,就因此放棄投入選戰。
由於2022年後,柯文哲僅剩下台灣民眾黨主席身份,要深入基層爭取支持,下鄉「Long Stay」恐怕成了為數不多的出路之一。雖然柯文哲在全台灣都具有知名度,但多數民眾都是透過電視機或是網路認識他。而俗話說見面三分情,Long Stay深入地方與民眾搏感情,不僅能拉近自己與民眾間的支持,也更是以個人政治光環經營民眾黨的基層實力。
2024年總統選戰,可以說是柯文哲政治生涯最重要的一戰,是否能延續個人政治理念,甚至將自己一手創立的台灣民眾黨,一舉拉拔成執政黨,進而完成打破傳統藍綠政治版圖生態的目標,恐怕就取決於這一戰。也因此選戰來臨前的路該怎麼走,柯文哲勢必得提前做好妥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