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女人,就該人人誅之,最好在演藝圈裡頭消失吧(事實上,她目前確實消失了)
事件爆發後半年,愷樂所遭受到的網軍批判,數量已經大到完全不需筆者詳述,相信眾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此外,不少媒體還鋪天蓋地揭露愷樂過去與羅志祥嬉鬧影像,逐一拿出來後製取笑;愷樂IG底下的「蕩婦」、「妓女」、「鮑鮑換包包」等恐怖留言多得不計其數。


事件延燒下來,筆者心裡只感受到驚懼,發現社會對當事者羅志祥的罵聲仍在,可對愷樂的訕笑與重擊卻更是強烈,似乎是真想把這個女人打死了,否則不會善罷甘休。筆者和朋友們吃飯,大家也都一致認為:「羅志祥不會因為這起事件就完蛋,但愷樂她是真的完蛋了。」
愷樂演藝生涯盡毀,事已至此,筆者想提供另一種角度,請大家跟著一起思索。

只不過,真正男女關係之間的先後順序,錯綜複雜,豈能用「一句話」就能概括?
據不少媒體報導,愷樂與羅志祥的地下情傳了非常久,早在男方尚未與周揚青交往時就已經流傳,愷樂也不諱言自己暗戀過羅志祥,稱對方既是提拔她的「恩人」,又是她心目中才華洋溢又幽默的「偶像」。
如果就周揚青所言,她癡情愛著羅志祥9年,面對抓包對方接二連三劈腿,最後還是選擇原諒,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假設:男方其實是一個很會說話、很懂得安撫女生情緒的人呢?
事實上,光是他用心寫下長達7千字的懺情文,文中又是男孩又是女孩的輕小說行文方式,綜合他平常對待母親的尊敬孝順,我們大概都能依稀感受得到:羅志祥,他是一個願意對女人「適時」示弱的人。

舉例,若一個男人從小都對母親使用「討好」與「欺騙」的模式,自認這樣才會得到母親的愛,那麼他之後面對感情對象,也較容易會使用討好與欺騙的方式獲取愛,且他的手法將渾然天成,因為別人就是會感受到:他是真心的。(是呀,因為他從小就是這樣呀,已經習慣到連他自己都不曉得)
事實上,他還真的是真心,只是他的行為,確實是無意識地在欺騙,是不健康的。
因此,筆者始終認為,每一個被稱作「渣男渣女」的人背後,都有一個受傷卻不自覺的童年與溝通習慣。
羅志祥的情感缺失是很強大的,這促成了他會使用欺騙的方式對待女性,就像白龍王曾對他告誡過的:「不要欺騙你的媽媽。」雖然羅志祥在節目上是嘻嘻鬧鬧講出這句話,但對照周揚青述說的分手細節,仍讓筆者感到悚然,簡直看到了一個血淋淋的對照。


長年下來,社會大眾看待愷樂或是其他第三者(特別是女性),永遠直接單從「結果論」評斷,刻意忽略其中盤根錯節的可能性,甚至有些可能性,搞不好連當事者(周揚青)都是被蒙在鼓裡的。
愷樂錯了嗎?是,因為之後羅志祥與周揚青公開關係,她還是介入其中,她的道歉也證明此事。
但有沒有可能,羅志祥與周揚青談地下戀的前期,愷樂並不知情,直至後來雙方公開戀情後,愷樂才曉得,但事業與感情早已跟男方緊緊牽扯,很難說斷就斷?中間是否有多少的糾結、矛盾等苦衷?
筆者想講的重點,就是一件事情縱使我們瞧見它的結果,但中間的「可能性」其實是非常多且複雜的。前幾天剛好看胡因夢的講座,她長年修行,講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棒:「世人的想法都太過二元對立,忽略了中間很多東西,反而使自己的潛能無法完全發揮,看不到真相。」
愷樂與羅志祥,他們是公眾人物,確實應該被大眾檢視,但對於愷樂的嚴厲程度,坦白說,真的太過頭了。

來我專頁陪我聊娛樂圈大小事:奶媽Naima
我的IG:奶媽Na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