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俄侵烏後國力損耗 增添對中國倚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6個月,有分析認為,俄侵烏後令國力損耗,因此增加了對中國的倚賴,令中俄關係不再處於平等線上。中俄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6個月,有分析認為,俄侵烏後令國力損耗,因此增加了對中國的倚賴,令中俄關係不再處於平等線上。中俄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6日電)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6個月,有分析認為,俄侵烏後令國力損耗,因此增加了對中國的倚賴,令中俄關係不再處於平等線上,但也有專家不認同這種看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報今天刊登俄烏戰爭專題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對中俄關係的平等性帶來衝擊;俄羅斯一方面在烏克蘭戰場損耗國力,另一方面跟西方「斷絕來往」,不得不轉而尋求跟中國加強合作。

報導表示,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本月初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指出,西方分析家視中俄聯手挑戰國際秩序,但事實上兩國「不是平等的關係」,「克宮對中國的依賴,會令俄羅斯變成中南海更大棋局的有用工具,即北京跟華盛頓競爭的巨大資產。」

他指出,在俄烏戰後,俄羅斯不得不採納「勉強的務實主義」,未來很可能會對北京作出一年前難以想像的讓步,例如容許中國在中俄天然氣管道談判取得有利的價格方案,甚至接觸到俄方最精密武器及其設計等。

新南威爾士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高級講師科羅廖夫(Alexander Korolev)接受該報訪問時說,將俄羅斯說成是中國的「小夥伴」恐有以偏概全之虞,但如果說經濟規模上是小夥伴,那是對的。

他指出,「鑑於缺乏先進軍事科技是中國超級大國地位的最大弱點……俄羅斯仍是高科技武器主要出口國的這一點,絕對不能被低估。」

他說,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作為「小夥伴」,對中俄戰略結盟而言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成員國的相對強弱並非同盟組成的決定性因素,而在最重要的軍事同盟中,成員國在相對力量上都是不對稱的─以美國為例,其所有盟友都是不成比例地弱於美國。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昕則認為,即使單純在經濟上,俄羅斯也不會成為所謂的中國「附庸」。

他接受該報訪問時說,俄羅斯精英長久以來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是不願意相對於任何其他國家處於附屬關係,若非如此,也不會出現俄國總統蒲亭抗議北約東擴以至後來的烏克蘭戰爭。

張昕說,中俄兩國決策者都清楚,不可能僅靠對方擺脫國際政經問題上的外部壓力,其中莫斯科即使在目前艱難情況下,仍希望有空間透過加強跟其他國家的聯繫,來平衡對中國的關係。

他指出,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導致西方首波主要制裁後,莫斯科便已開始轉向亞洲,尤其尋求加強跟越南、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編輯:陳沛冰)111082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