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之後的兩岸 習近平尋找新歷史定位

中央社

▲學者分析,中共20大之後的兩岸局勢,2024年到2027年是重點,而追求自身歷史定位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卸任前將力求統一的具體成果。(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學者分析,中共20大之後的兩岸局勢,2024年到2027年是重點,而追求自身歷史定位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卸任前將力求統一的具體成果。(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共20大專題(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台北22日電)學者分析,中共20大之後的兩岸局勢,2024年到2027年是重點,統一將排入議程;而追求自身歷史定位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卸任前將力求統一的具體成果,但目前不知他會延任多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接受中央社專訪談論20大的涉台論述,以及20大後的兩岸局勢。

趙春山指出,這次20大報告涉台內容釋放的訊息是,要告訴台灣民眾與美國,對台工作的重點已從「反獨」向「統一」做戰略轉移。儘管沒有時間表,但統一已經放在議程表上。

另一方面,20大報告釋出的訊息是,中共對於反分裂與反干涉的內涵在擴大。「反分裂」主要是指主權與領土兩大問題,以後不是僅指「法理台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都會納入反分裂的範疇。

「反干涉」的對象不單指美國,也包含試圖要干涉兩岸事務、兩岸統一的其他國家。

趙春山表示,綜合比較19大與20大兩份報告,19大在回顧過去5年尚有正面表示,如提及「馬習會」是重要成就,然而20大的回顧都是負面列表,如反獨與反干涉的論調。

19大報告在未來有所期待,希望兩岸發展能往前走,但是20大報告對未來是觀望態度。這也與從19大到至今,很多內外形勢已非中共能掌握有關,2024年還有台灣、美國的選舉,中共也只能觀望。

趙春山進一步分析20大之後的對台時間軸,甚至習近平卸下棒子前的可能階段。

趙春山指出,2022到2024年,由於2023年大陸兩會結束後,中國大陸整體高層人事才底定,2024年也有台灣與美國的選舉,涉及美台內部形勢變化。這段時間,中共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整頓內部。

他說,等到2024年確定之後,2024年至2027年間,大陸對台將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會如何做會視美中內部環境與美台領導人是誰有不同做法。但是,這段時間的對台工作方面,必須要有一些成績。

趙春山提及,習近平要實現他的中國夢與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只再延任5年(到2027年)是不夠的,很有可能會再有5年。他說,從習近平的前10年來看,如果歷史定位是達到「馬習會」,後面的10年習近平將尋求為兩岸統一的巨大政治工程奠定基礎。

趙春山提到了香港。他指出,香港的談判過程由鄧小平執行,但最後成果是江澤民接受,代表在江澤民上台前,香港已進入談判的過程。由此來看習近平卸任前,主觀上最想解決完成統一任務,將歷史定位定下,但若因健康等問題只做10年,在卸下領導人前至少希望要有眉目,有一個統一的框架出現,這也是「成就」。

比如,尋求雙方面簽署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條約等。

從此來看,趙春山認為,習近平任內的兩岸關係絕對不可能維持現在「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

至於台灣應要如何因應?他認為,台灣要確立自己的戰略目標是甚麼,沒有戰略目標就沒有戰術因應。不能燈開指向左,方向盤卻轉右,會讓民眾產生混淆。這是選擇題。

趙春山說,台灣民眾希望維持現狀,但大陸不會讓台灣維持現狀,他將統一當作發展與民族復興的目標。但若台灣沒有做好統一的打算,能做的準備就是抗壓,最壞的情況則是備戰。

在20大報告中提及不承諾放棄武力,這樣的表述上次在黨代會出現是2002年16大時,趙春山不諱言兩岸關係倒退,但若北京希望未來透過兩岸政治協商達到和平統一目標,倒退後重新復原,恢復比創建的時間可能還要來得多。(編輯:周慧盈)1111022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