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聚焦/安靜離職成新職場生態 專家解析疫情因素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安靜離職並不是一個負面的詞彙,也不是新的概念。(圖/記者嚴俊強攝)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安靜離職並不是一個負面的詞彙,也不是新的概念。(圖/記者嚴俊強攝)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今(2022)年引發最多話題的職場文化新詞彙「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成為許多上班族的生存法則,不過安靜離職的意義與「安靜」、「離職」都沒有關聯性,而是一種將工作與生活分開,且在工作上不做超出份外職務的生活方式。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指出,安靜離職並不是一個負面的詞彙,也不是新的概念,不過在疫情之後,的確讓上班族重新思考生活和工作的生活方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安靜離職」起源於有一個年輕的美國勞工,他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發現自己不應該每天把自己埋在工作裡面,時間到了就是應該準時下班,應該要有自己的生活,而上班的時候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做其他工作上沒有要求的額外付出。張寶玲點破,其實本來每個人在工作上都有一個自己的起起伏伏,「老實說正常上下班理論上是沒有什麼不對的,因為本來每一個人就要準時上下班」。

張寶玲指出,只是在這個名詞後來會被解釋成,其中有一些人下班後就完全關機、斷片,再也不做工作的事情,之後再被解釋為,這樣的人在工作上的時候,把事情結束、做好、做完,不想要把它做的更好,有一個最低的底線就可以了,就會一直演譯成,好像是時間到就想要下班的人,比較有一點負面的說詞,「但正確來講,我覺得比較像是,你怎麼樣把工作跟生活,做一個很好的切換點,這才是我們要探討的現象」。

而哪些人會受到「安靜離職」的啟發?張寶玲表示,每一個職務的本質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有些人的工作就是準時上下班,像是工廠作業員,開了機就做,下了班他也沒辦法加班了,但比如說記者、行銷企劃的工作,它沒有辦法在時間到就馬上離線,這是職務本質的影響。

不過的確因為疫情的關係,張寶玲指出,縮短了很多交通的時間、應酬的時間,大家就會開始思考,我是不是不需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在工時裡面,這是工作的型態改變了,不是本質,而是工作投入的方式,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但好像很多這些事情不做也沒有太大影響,所以的確「安靜離職」的風氣也是受到疫情影響而起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