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門西口國小師生跨海赴清大體驗頂尖大學科學實驗

▲小金門西口國小師生,跨海赴清大體驗頂尖大學科學實驗。(圖/清大「荔枝社」提供)
▲小金門西口國小師生,跨海赴清大體驗頂尖大學科學實驗。(圖/清大「荔枝社」提供)

記者蔡孟尚/綜合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科管院在職專班「荔枝社」從事公益活動,善盡社會責任,在EMBA/Dual EMBA/MBA/MPM/HBA/MFB在職專班學長姐的全力支持之下,以全額補助,包含機票、住宿、實驗課程等所有費用的方式邀請小金門烈嶼西口國小的中、高年級30位學生和4位老師,搭機前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參與為期三天兩夜的「教育齊步走公益研究活動」。科管院在職專班執行長林世昌表示,「荔枝社」是清華大學科管院在職專班的一個公益社團,社團名稱取「勵志」諧音,希望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可以砥礪弱勢小朋友的志向,邁向成功之道,社團宗旨以學術研究為根基來從事公益活動,並藉由實證角度評估資源的投入是否達到預期成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使烈嶼西口國小體驗頂尖大學的實驗室進而啟發小朋友對科學實驗的興趣,「荔枝社」特別委請清大跨領域科教中心暨物理系戴明鳳教授帶領三位助教,安排西口國小同學及老師一同在清大物理系普物實驗室,體驗超低溫世界的各種奇妙科學現象,藉由零下196度C液態氮與生活中常見物品、食材的混合及其現象觀察,引領同學深入了解背後的科學意涵,透過有趣的實驗及親身品嚐、觸碰,期能使同學透過饒富趣味的課程內容,感受並逐漸擁抱被視為艱深晦澀的科學,甚至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此外,實驗室1樓設置科學展示走廊及空間,擺放各式新奇有趣的科學和物理展/演示教具,讓西口國小同學在沒有壓力之下,徜徉於此開放性場域,恣意把玩、動手實地操作。

林世昌執行長表示,本次烈嶼西口國小科學教育活動,為達成效評估目的,行前以隨機控制實驗 (RCT) 的嚴謹方式選擇學生前往清大學習,避免慈善活動常見的選擇性偏誤 (selection bias),並蒐集前測、後測、短期、中期的詳細資料,設計因果分析法中的差異中的差異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 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最後藉由此計量方法評估西口國小於清大體驗科學實驗的成效,釐清因果間之效果,期望往後能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以啟發更多偏鄉學童向學,消除社會分配差異。


「荔枝社」蘇大榮社長表示近期ESG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潮流興盛,公益活動參與蔚為顯學,然而,ESG活動的成效評估並不易,「荔枝社」主辦的慈善活動以2019年諾貝爾獎三位得主倡導的實地實驗,以系統性的方法持續追蹤、評估這些活動的因果效果 (causal effect),這也是當前歐美各國大型NGO/NPO 資源分配的遵循依據,而此次「荔枝社」的活動主軸則希望提升金門偏鄉小朋友的科學興趣。

「荔枝社」並悉心安排烈嶼西口國小體驗大學場域與生活情境,包括圖書館、體育場館、學生宿舍、學生餐廳等,這些活動由清大科管院經濟系大三的陳逸樺同學,及其大學生團隊帶領學童並分享自身的大學生活經驗,此亦為大學社會責任 (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的最佳實踐,對於大學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涵。前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總監,亦秉持相同理念,十分鼓勵金門各級院校與清華大學進行交流,李總監表示此行由清大科管院在職專班「荔枝社」發起,與小金門西口國小劉界宏校長及清大經濟系大學生團隊,共同籌辦此次公益活動,除了具實地實驗、實證決策之正面意義,也充分展現善盡社會責任的精神。
西口國小,位於小金門的鄉下,是不折不扣的離島中的離島,偏鄉中的偏鄉;由於受限於地理位置之偏遠,學生的受教眼界,有相對的被剝奪感。清大六年前在金門首創教育中心,起初只著眼於碩博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學院在職專班執行長林世昌教授,除指導高階的碩博士高材生外,並注目於中小學的城鄉落差,於是規劃了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學與小學搭橋」的學術活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