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急培養本土晶片人才!路透:欠缺台灣產學合作經驗

▲中國欲培養本土晶片人才,但路透分析指出中國缺乏台灣「產學合作」的實際教學經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欲培養本土晶片人才,但路透分析指出中國缺乏台灣「產學合作」的實際教學經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晶片產業如今被各國視為重要戰略產業,業內頂尖人才的競爭也變相加劇。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有意重金培養國內本土相關科系人才,但專家認為中國缺乏和台灣一樣的條件,新生們無法擁有完整產學合作條件,即使畢業也很難馬上投身產業,短期內並無法補足中國在晶片業的人力缺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媒《集微網》、《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晶圓代工廠過去為了壯大半導體產業抗衡美國,陸續從台灣挖角多名工程師與專業人才,不過現在中國為了培養本土晶片人才,致力於各大學開設半導體科系和研究所並招募新生就讀,吸引不少非本科系的大學畢業生攻讀。

報導指出,中國近年動員國家上下效法台灣的產學合作,例如中芯國際前年宣布和深圳技術大學合作成立集成電路學院。根據中國大學入學數據,在2018年至2022年間,有10所頂尖大學的半導體工程碩士班就學人數翻倍,總人數達到2893人。

然而,根據路透社向學生與半導體專家詢問,中國學界並未如台灣及美國大學提供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報導引述一項去年調查,結果顯示有6成中國半導體工程學生在畢業前並無任何實習經驗,並稱中國學界鼓勵的是各領域教育盡量發表論文,而非教導學生就業所需的技術。

集微網報導提到,中國應採取左手養人才、右手引人才的策略,推動「應引盡引、能引則引」並致力培育在地人才,但路透認為半導體人力缺口的問題,不論是藉由擴大招生或以就業市場的高薪資吸引人才都難以在短期解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CCID)與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共同發表的白皮書內也指出,中國半導體晶片業的缺工人數,在今年達到20萬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