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返核」了嗎?傳核電廠「擬延役20年」 台電駁:尚未有共識

▲發展核能需兼顧能源與經濟,當中的平衡如何取得社會共識,成為新政府上任後的首要挑戰。(圖/記者吳翊緁攝影)
▲發展核能需兼顧能源與經濟,當中的平衡如何取得社會共識,成為新政府上任後的首要挑戰。(圖/記者吳翊緁攝影)

記者鄭妤安/台北報導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夕,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日兩度提及核能可能性,主張核二、核三廠延役,核一、核四廠剷平引進芬蘭新型核電廠。先前曾傳出賴清德屬意童子賢擔任行政院長,故新政府是否將重啟核電佈局再度成為話題焦點。雖然童子賢拒絕成為新任閣揆的邀請,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敏卻在臉書透露,童曾跟他說,接受邀約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是要把不同的聲音帶到民進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返核」聲浪再起,監察委員田秋堇、趙永清、蔡崇義「開出第1槍」,表示因近期台灣地震頻傳,針對目前核一、核二、核三等3座核電廠的防震能力表達憂慮,已對此申請自動調查,並指出各核電廠的安全程度是否足夠,核電廠無論除役或延役,其後續安全工作為何,是否需要補強,以及所需經費及工期等問題,皆有深究必要,將深入調查。

監察委員申請將針對看台核能廠耐震能力,邀專家學者共同為核安把關,然而時機點過於巧合,被在野黨質疑是反核派的政治表態。監委田秋堇指出,此調查並非完全為了核電延役問題,而是因在幾10年內都會有找不到乾式貯存場的風險,萬一遇到大地震,會不會發生像福島核災存有疑慮,且其中核三廠在面臨地震時是最為危險的。

李敏則表示,對於台電發電結構的致命弱點,唯一解方是「非核家園」改弦易轍,「返核之路」是當務之急,最快、最節省資源的作法是核一、二、三廠延長年限,與核四商轉。

核一、核二已經除役,核三廠1號機運轉執照將在今年7月底結束,目前國民黨已提案修改《電業法》,讓非核家園條款解套,核電延役。日前傳出若朝野達成共識將核電延役,台電傾向一次就延役20年,比較符合經濟效益,對此,台電發言人蔡志孟回應,尚未有共識之前,「台電沒有所謂覺得要延多久」,各國核電延役年限也不見得這麼長。

綜合上述,發展核能需兼顧能源與經濟,當中的平衡如何取得社會共識,成為新政府上任後的首要挑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