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邱師儀/昇華的台灣vs.鬧事的中共

▲ 立法院修正立法院職權相關法案,朝野頻頻爆發衝突。(圖/攝影中心)
▲ 立法院修正立法院職權相關法案,朝野頻頻爆發衝突。(圖/攝影中心)

文/邱師儀

如果你冷眼旁觀,你會發現五月下旬的台灣看起來吵吵鬧鬧,但其實正在進入昇華後的另外一個境界。先是5月17日朝野立委因《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爆發衝突。17日已通過「總統國情報告」條文,21日國民黨與民眾黨以人數優勢二讀通過「藐視國會」條文。藍白跳過逐條審查並逕付二讀,馬上引起立法院外上萬民眾聚集抗議。然後18日的立法院又躍上國際媒體,部分台灣媒體以此大作文章,說台灣的民主又被人看笑話、淪為國際笑柄、丟臉丟到國外去。有趣的是,這樣解讀的台灣媒體,偏藍偏綠皆有。
 
屏除極少數看熱鬧的國外八卦小報不說,光是看看嚴肅媒體如《路透社》用「喧鬧民主」(rambunctious democracy)來形容台灣,《衛報》與CNN接著引用,常看路透報導的人就會知道,它的新聞一直就是如此平舖直述,大部分引述受訪者,不太會有評論,連形容詞都抓得很中性。Rambunctious這個字中性到一個不行,正面可以指「精力旺盛」,負面可以指「吵鬧與混亂」,對早已歷經民主各種階段的西方人來說,民主的「吵鬧與混亂」他們會很陌生嗎?
 
事實上去年12月4日,路透才大標題提及AIT處長孫曉雅認為「台灣人要不受外力干擾選出自己的國家領袖」(We believe it is for Taiwan voters to decide their next leader, free from outside interference)。台灣從1996年直選總統開始,之前有黨外抗議,之後立法院有多少次肢體衝突,台灣並沒有因此產生像拉美國家一樣的「民主倒退」,不但倒扁、太陽花沒有導致政變,連流血衝突都屈指可數。三十幾年下來,外媒對於台灣民主的屬性會陌生嗎?嚴肅的外媒看的不會是喧鬧的民主,而是想要透視立法院衝突與場外抗議的背後,有多少中共勢力介入的問題。
 
然後在5月20日賴清德就任第16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才說「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我國名稱」,同時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也希望兩岸多一點交流與合作,並拋出重啟觀光與陸生來台的橄欖枝。看似硬其實軟的賴氏語言,中共如果聰明一點,也應該知道都已經是經過美方控管過的演說,台獨成分已脫,頂多就是馬英九、蔡英文都使用過的華獨。但中共就是喜歡野蠻,在外界完全不意外地的情況開始軍演,把台灣圍成五塊,解放軍比起上次裴洛西來訪時把台灣圍的更近。如果硬要講外媒說台灣立法院喧鬧,有心者倒是可以看看外媒怎麼報導中共軍演,早已不是troublemaker足以形容了。更妙的是台灣網友完全不在意,旅美學者王宏恩發現軍演的這幾天,Google上搜尋「咒術迴戰」的比搜尋「軍演」的人還要多。對此也許又有人批評台灣人缺乏危機意識,但烏俄戰爭之後蔡英文回復了一年徵兵制,國軍也在積極改革當中,中共還是一樣飛機來軍演去,到底還要台灣人怎樣?台灣人日子還是得過,還是要養家,因此斜槓的斜槓,投資理財的投資理財,所以台積電股價就不斷給你創新高,六都房市繼續漲。太樂觀的台灣人反而是通膨的主因之一,這可能也讓接下來的賴政府頭很痛,因為中共軍演賴不會掉民調,但通膨會。到頭來台灣人不是沒危機意識,而是「看事辦事」,不夠有危機意識的永遠會是怠惰的行政部門與喜歡訪中的立法委員。
 
五月下旬應該終了在一個畫面,沒有什麼能比「中捷長髮哥」在被隨機砍人嫌犯逼到車底之後,只能奮力抵抗奪刀擊退嫌犯更能形容台灣人的了,還好平常哥就有在練,而且已是健身教練等級。長髮哥說當捷運到站門一開保全警察全衝進來的時候,嫌犯差不多已經被打趴了。有沒有像中共步步進逼到一個狀況台灣人只能這樣反應的寫照?更不用說到一個程度包括美日等國也可能會湧入車廂制伏歹徒。更諷刺的是,一個不斷騷擾台灣的強國卻已是外強中乾,幾天前摩斯漢堡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因為一年在那裡虧損四千四百萬,而八方雲集與瓦城更是早在2022年與2023年就全面退出中國市場。這個李克強嘴裡吐出的「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新台幣4197元)」,哪有不騷擾台灣來給自己壯膽的道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邱師儀/東海政治系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email protected]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