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洛杉磯道奇隊與大谷翔平簽下了一份創紀錄的10年7億美元合約,其中大部分薪資採取延遲支付方式,讓球隊能夠在短期內保有更大的薪資空間。然而,NBA美國職籃(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球隊卻無法像MLB一樣靈活運用這種薪資結構。這是為什麼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谷翔平的7億美元合約中,有多達6.8億美元是延遲支付,將在2034年至2043年領完剩餘薪資。如此一來,道奇隊將有更多薪資空間可以去簽下好球員,提升球隊戰力,去年世界大賽冠軍就是最好的結果。

▲大谷翔平今日面對底特律老虎,於第7局揮出反方向全壘打,連續2戰開轟,終場率領道奇5:4擊敗老虎,新球季取得3連勝。(圖/取自MLB官網)
▲大谷翔平的7億美元合約中,有多達6.8億美元是延遲支付,將在2034年至2043年領完剩餘薪資。(圖/取自MLB官網)
NBA並非完全禁止延遲支付,但根據CBA規定,球隊不能像MLB一樣大幅推遲薪資支付,以減少當前的薪資負擔。最關鍵的規則包括:

🟡薪資上限計算方式

在NBA,球員的薪資無論是否延遲支付,都會全額計入當季的薪資上限(Salary Cap)。這與MLB不同,MLB的薪資上限是基於當年實際支付的薪資來計算,因此道奇隊可以透過延遲支付降低當下的薪資負擔,但NBA球隊無法如此操作。

🟡延遲支付的金額有限

NBA的CBA規定,合約的延遲支付金額不得超過合約總額的15%,且必須在球員合約結束後的兩年內支付完畢。相比之下,大谷翔平的延遲支付結構讓道奇隊可以在2033年至2043年間逐步支付薪資,而NBA球隊完全無法做到這樣的安排。

🟡Kevin Garnett的例子和大谷翔平有何不同?

雖然NBA大多數合約不採用延遲支付,但歷史上仍有一些特殊案例。例如,波士頓塞爾提克與傳奇球星「KG」Kevin Garnett的合約中規定,在他退休後的7年時間內,塞爾提克需要向他支付總計3500萬美元。這些款項將以每年500萬美元的分期付款方式進行支付。讓他在2024年前仍持續領薪。然而,這筆薪資在Garnett仍在NBA效力時,仍然被計入當時的薪資上限,並沒有提供球隊短期內的薪資空間優勢。

▲全台唯一NBA Store實體旗艦店《NBA FLAGSHIP STORE TAIPEI》於本月正式開幕,並將於今(8)日的揭幕活動,邀請傳奇球星「狼王」Kevin Garnett親臨開幕現場。(圖/記者朱永強攝)
▲波士頓塞爾提克與傳奇球星「KG」Kevin Garnett的合約中,包含每年500萬美元的延遲支付條款,讓他在2024年前仍持續領薪。(圖/記者朱永強攝)
🟡為何NBA球隊不使用MLB式的延遲支付?

🏀薪資上限機制不同

MLB沒有硬性薪資上限(hard salary cap),球隊可以透過延遲支付減少當年薪資,並用省下的空間簽約其他球員。然而,NBA有嚴格的薪資上限,無論薪資是否延遲支付,都會影響球隊當年的薪資結構,無法像道奇隊那樣靈活運用資金。

🏀球員較不願接受

NBA球員通常偏好即時獲得薪資,而不是延遲支付。即使有些球員會將部分薪資投資或做財務規劃,直接拿到薪資仍然是最穩定的選擇。此外,隨著通膨與市場變化,球員更傾向於確保當前的薪資,而不是將收入推遲至未來。

🏀合約的年限較短

NBA合約的最長期限通常為5年,而MLB球員經常簽下10年以上的長約。這讓MLB球隊有更大彈性來規劃延遲支付,例如大谷翔平的合約即使推遲到2040年代支付,仍然符合合約規範。但在NBA,因為合約期限較短,即使允許延遲支付,也無法像MLB一樣發揮長期薪資優化的效果。

▲Jonathan Isaac重返球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蘭多魔術和Jonathan Isaac簽下的續約合約就是前面拿比較多錢的結構,第一年薪資為2500萬美元,之後幾年降至1500萬美元,這樣的設計讓球隊在Jalen Suggs的頂薪合約生效時能夠減輕薪資壓力。(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BA球隊可以簽下「Front-Loaded」或「Back-Loaded」的合約嗎?

那麼在NBA,球隊可以簽訂「Front-Loaded」(頭重腳輕)或「Back-Loaded」(頭輕腳重)的合約,但必須符合勞資協議(CBA)的規定。例如,奧蘭多魔術和Jonathan Isaac簽下的續約合約就是前面拿比較多錢的結構,第一年薪資為2500萬美元,之後幾年降至1500萬美元,這樣的設計讓球隊在Jalen Suggs的頂薪合約生效時能夠減輕薪資壓力。

然而,NBA對於薪資變動有嚴格的限制。根據CBA規定,球員的薪資每年只能上升或下降固定比例(擁有Bird權利的球員最多8%,普通自由球員最多5%)。這意味著NBA無法像MLB那樣,將一筆大額合約的支付時間大幅延後,例如道奇隊對大谷翔平的合約,在未來許多年內每年支付較小金額,而非在合約期間內支付全部薪資。

🟡CBA對於「Back-Loaded」合約的限制

NBA不允許「氣球式薪資」(balloon payments),也就是最後一年突然大幅提高薪資。例如,球隊無法簽下一份4年1億美元的合約,讓第一年薪資僅1000萬美元,而之後三年則是3000萬美元。合約的薪資變動必須符合每年5%或8%的增長規則。唯一的例外是:Gilbert Arenas條款

▲林書豪在紐約尼克時期掀起「林來瘋」狂潮。(圖/取自林書豪微博)
▲林書豪在紐約尼克時期掀起「林來瘋」狂潮。他也曾經用過Gilbert Arenas條款。(圖/取自林書豪微博)
NBA唯一允許這種大幅將薪資往後支付的情況,應該只有Gilbert Arenas條款。該條款適用於受限制自由球員,第一年最高只能拿中產額度,第二年為第一年薪水的4.5%增幅,但第三年就沒有限制了,因此像一些挖角球隊就可以開給Arenas和林書豪這些突然打出身價的球員,超出前兩年薪資的超大增幅薪資,例如4年9450萬美元的合約可能設計為第一年1100萬美元、第二年1155萬美元、第三年3500萬美元、第四年3700萬美元。然而,這種案例極為罕見,因為球隊通常不願在後續幾年支付過高薪資。

雖然NBA球隊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薪資調度安排,但受到CBA嚴格規範,無法像MLB一樣靈活運用延遲支付方式。例如,道奇隊能夠透過大谷翔平合約在短期內減少薪資負擔,但NBA球隊則無法簽訂一份大幅延後薪資支付的合約。因此,儘管球迷常希望球隊能夠創造更靈活的薪資結構,但現行的NBA規則讓這種操作幾乎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