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上午9時53分宜蘭發生規模5.8地震,而昨(8)日晚間23時26分才發生規模5.9地震,連兩起地震北台灣都有感搖晃,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明,兩起地震成因都是隱沒帶的能量釋放,上午9時53分震央更靠近台灣,不過由於地震深度較深,因此比較不需要擔心餘震發生。郭鎧紋也曾提醒,過去每450天全球就會出現規模8以上的強震,目前已經超過1333天未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儘管近期地震頻繁,仍無法消弭未來全球需要注意規模8以上強震出現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上午9時53分地震,位置北緯24.6度,東經121.81度,即在宜蘭縣政府東南方15.5公里、宜蘭縣蘇澳鎮,地震深度72.4公里,芮氏規模5.8。最大震度4級,嘉義以北都有感。

郭鎧紋說明,昨(8)日晚間23時26分發生的地震,雖中央氣象署報告深度是15公里,不過日本氣象廳研判深度卻是100多公里,主要是因為震央發生地點離台灣本島距離較遠,超出測報範圍,因此測出的深度會較淺,實際上深度可以研判出是「隱沒帶能量釋放發生的地震」。

與上午9時53分宜蘭規模5.8地震一樣,都是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從琉球海溝向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所造成的「隱沒帶」能量釋放,由於地震深度較深,不太需要擔心餘震發生。

▲上午9時53分宜蘭蘇澳5.8地震,地震深度72.4公里,最大震度4級嘉義以北都有感。(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上午9時53分宜蘭蘇澳5.8地震,地震深度72.4公里,最大震度4級嘉義以北都有感。(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不過先前郭鎧紋也曾提醒全球從2021年後就沒有規模8以上的地震發生,已經累積1332天沒有規模8以上的地震發生,過去平均每450天就會有一個規模8以上的強震,相當於500顆原子彈的威力,接下來全球要注意規模8以上的地震。

而從清明連假後接連發生多起有感地震,郭鎧紋表示,雖近期地震頻發不過並沒有辦法消弭接下來有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可能,舉例來說規模8.2地震強度約相當1000顆原子彈威力,不過今規模5.8地震僅約四分之一顆原子彈威力,釋放的能量僅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全球從2021年後就沒有規模8以上的地震發生,過去每450天就會有一個規模8以上的強震發生
▲全球從2021年後就沒有規模8以上的地震發生,過去每450天就會有一個規模8以上的強震發生。(圖/郭鎧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