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野/資深媒體人
行政院因總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被迫削減對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引起各縣市首長強烈反彈。新北市長侯友宜批評中央事前未協調,台東縣長饒慶鈴則焦急表示若補助不到位將影響津貼發放。然而,也有縣市首長秉持理性,公開指出此次補助刪減的根源在於立法院不負責任地刪預算。像嘉義縣長翁章梁、台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屏東縣長周春米等人皆明確說明,是國會預算被亂砍,才導致地方資源緊縮。
說白了,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胡亂刪減總預算,如今地方財源吃緊,國民黨執政縣市無非是自食其果。當自家立委在國會大筆一揮刪除中央預算時,難道沒有想過影響的就是自己家鄉的民生建設?
目前行政院對各縣市一律減少27%的補助款,看似公平,其實是齊頭式的平等,反而掩蓋了藍白立委在預算砍殺中所應承擔的責任。筆者主張,補助款刪減比例應依各縣市藍白立委的比例調整,讓補助刪減「對號入座」。
以新北市為例,共有12席立委,其中6席為藍營立委,他們支持刪減總預算。依此比例,新北市應承擔50%的補助刪減,而非僅僅27%。以原本刪減30.4億元為例,應提高至55.7億元。台東縣更是明顯,全縣僅有1席藍營立委,卻也反對預算案,應負100%刪減比例。
反觀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地,18席立委皆反對刪預算,有者更徹夜留守議場力挺總預算。這些縣市立委盡責護住中央資源,理應獲得完整補助,不該與藍白票投刪減的縣市一體受罰。
行政院應調整補助刪減機制,讓民眾看清楚究竟是哪些立委導致地方預算縮水。現在的齊頭式刪減,只讓如新北、台東這類藍營縣市長有藉口卸責,不去檢討自家立委的荒唐行為,反倒轉而炮打中央。以汐止為例,立委廖先翔竟支持刪除當地社會住宅預算,如今汐止補助減少,他本人正是罪魁禍首。
目前,在罷免壓力下,藍白國會已釋出預算解凍訊號。行政院若能藉由「責任對價」的刪減方式,讓民眾明白哪個立委有守住預算,哪個立委是補助減少的始作俑者,不但公平合理,也能迫使立委對選區負責,進而制衡國會亂象再次重演。
地方補助不是空降恩惠,而是由民意代表在國會中一筆一筆爭取來的。如果立委不顧家鄉利益,反而帶頭砍預算,那地方少拿一點本就是應得的結果。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白了,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胡亂刪減總預算,如今地方財源吃緊,國民黨執政縣市無非是自食其果。當自家立委在國會大筆一揮刪除中央預算時,難道沒有想過影響的就是自己家鄉的民生建設?
目前行政院對各縣市一律減少27%的補助款,看似公平,其實是齊頭式的平等,反而掩蓋了藍白立委在預算砍殺中所應承擔的責任。筆者主張,補助款刪減比例應依各縣市藍白立委的比例調整,讓補助刪減「對號入座」。
以新北市為例,共有12席立委,其中6席為藍營立委,他們支持刪減總預算。依此比例,新北市應承擔50%的補助刪減,而非僅僅27%。以原本刪減30.4億元為例,應提高至55.7億元。台東縣更是明顯,全縣僅有1席藍營立委,卻也反對預算案,應負100%刪減比例。
反觀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地,18席立委皆反對刪預算,有者更徹夜留守議場力挺總預算。這些縣市立委盡責護住中央資源,理應獲得完整補助,不該與藍白票投刪減的縣市一體受罰。
行政院應調整補助刪減機制,讓民眾看清楚究竟是哪些立委導致地方預算縮水。現在的齊頭式刪減,只讓如新北、台東這類藍營縣市長有藉口卸責,不去檢討自家立委的荒唐行為,反倒轉而炮打中央。以汐止為例,立委廖先翔竟支持刪除當地社會住宅預算,如今汐止補助減少,他本人正是罪魁禍首。
目前,在罷免壓力下,藍白國會已釋出預算解凍訊號。行政院若能藉由「責任對價」的刪減方式,讓民眾明白哪個立委有守住預算,哪個立委是補助減少的始作俑者,不但公平合理,也能迫使立委對選區負責,進而制衡國會亂象再次重演。
地方補助不是空降恩惠,而是由民意代表在國會中一筆一筆爭取來的。如果立委不顧家鄉利益,反而帶頭砍預算,那地方少拿一點本就是應得的結果。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