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場》蕭新晟/全球Uber駕駛大罷工,台灣錯過什麼?

▲面對Uber爭議,政府應該翻新法規,讓共享經濟發展出一套符合需求的保障規則。(圖/翻攝網路叫車平台代僱駕自救會提供之影片)
▲面對Uber爭議,政府應該翻新法規,讓共享經濟發展出一套符合需求的保障規則。(圖/翻攝網路叫車平台代僱駕自救會提供之影片)

文 / 蕭新晟

蕭新晟/時代力量台北黨團科技長、新創工程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Uber準備在紐約發行IPO前夕,全球各地城市的Uber司機發起了罷工串連,從紐約、芝加哥到倫敦、墨爾本。這是場很聰明的突襲,在媒體關注Uber的IPO可能達到900億美金的同時,罷工的消息也跟著攻佔各大版面。

這場司機發起的罷工行動,為的是爭取更好的分潤比例和工作環境。因為在Uber的定義中,司機被視為與公司合夥的獨立經營者,而非公司雇用的員工,因此無法享有傳統僱傭關係的勞工保險、有薪假等等。對於司機本身,除了要負擔車輛、油資的費用,還有乘客投訴甚至遭受暴力襲擊的風險。聽到這很多台灣的Uber黑就會跳出來說:「你看吧!Uber就是欺負勞工的黑心公司!」。

事實上,我曾在投書中回覆過這個議題:Uber在吵什麼?四大方向掌握議題攻略

叫車平台創造了共享經濟的模式,打破了過去的交通模式,也形成了新型態的僱傭關係。這樣的情況下,由傳統的僱傭模式來保障駕駛勞權,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其實對於未來的工作模式(future of work),也已經有很多文獻討論。我們應該做的是翻新法規,讓共享經濟發展出一套符合需求的保障規則。

現在國外的Uber司機們正以罷工權利去爭取工作權益,若是成功,有機會形塑共享經濟中新的勞工權益模式。我認為這是很正向的發展,也是這項產業發展成熟之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看著國外Uber不斷前進,都已經要破第二關了,台灣的Uber及叫車平台卻還卡在第0關。甚至在4/26交通部103-1條款的公告期結束後,隨時可能被拔插頭,面臨整個產業砍掉重練的慘澹局面。

我要再次呼籲交通部懸崖勒馬,把Uber留在台灣。不只是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也讓自由市場能為駕駛朋友帶來更多元的工作機會!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