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非期中選舉民主黨能繼續贏得多數席次,否則民主黨將會丟掉眾議院議長寶座。既然裴洛西將卸任,此行來台到底能夠跟蔡政府談甚麼?她既無法代表拜登政府,也無法代表國會承諾。之前我們跟美方洽談最重要的就是簽訂BTA(雙邊貿易協定)或加入IPEF(印太經濟架構)至今完全沒下落,更不用講蔡政府一直誇口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到現在還是毫無進展。
根據裴洛西的講法,此行最主要是「兌現了美國對於民主的承諾,尊重台灣,以及所有民主國家的自由」,然而在裴洛西贏得個人聲譽及反中聲望高點同時,為中華民國台灣帶來的卻不是承諾協防或納入印太戰略,而是因裴洛西訪台而起的經濟制裁、軍演及武力繞台。
裴洛西來台,美國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說,北京沒有理由藉此引發危機或挑起事端,在現在或日後於台海進行軍事行動,美方不會、不尋求也不樂見危機發生。話雖如此,台灣被裴洛西當成反共前鋒的同時,中共也可能把台灣當成是反制美國的前鋒,中美放話不斷,動作頻頻,台灣無力招架,反倒成為受害者。
我認為,問題會在裴洛西離台後,才會真正開始。中方此時此刻不會正面威嚇,畢竟裴洛西人還在台灣,此刻軍演指向性非常重,所以等裴洛西離開後,就是中共表示它對美方執意來台的憤怒。讓人更擔憂的是,蔡政府完全沒有準備好如何因應,中共有多種經濟、軍事制裁方案,但台灣卻拿不出回應模式,只能訴求民族主義大旗或求助國際輿論。
先說第一點,兩岸間毫無溝通機制。即便中美高度緊張,但雙方領導人都有直接或間接溝通的管道,可以視訊、通話、傳話,甚至有大使館,一旦有任何動作,雙方都有預警機制。反觀中華民國台灣跟中國大陸官方間完全斷鍊,也因為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導致與大陸國台辦的公開或私下管道也中斷聯繫,就連過去國民黨熟悉的溝通窗口也因為不被信任而失去聯繫。兩岸萬一有所誤判,那會非常危險。
第二點,台灣缺乏兩岸危機處理方案。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至今已經26年,中間在扁政府、馬政府執政下兩岸關係尚屬穩定,李登輝主政時代都還有所謂的密使外交,更何況在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和緩、外交休兵下,台商、陸生交流頻繁,已是經濟商業夥伴,而非敵對狀態;裴洛西來台後,中美正式錨定對立緊張關係,而台灣作為地緣政治前緣,如果沒有自保或是自衛方案,蔡政府是讓全民曝險,真的是兵兇戰危。
這次裴洛西來台,蔡政府若要降低對台灣社會全面的衝擊,大可透過非官方管道向大陸傳遞訊息,或說這是美方強行決定,或說台灣並未要改變任何現狀,或說兩岸和平是台灣持續追求的目標,「這不是畏戰,這是避戰」。
如果蔡英文真希望台海穩定、區域和平,台灣繼續發展經濟,繁榮民生,不是應該盡量避免戰爭的可能嗎?這不是一個國家領導人最應該要做的嗎?如果不是,妳要走極端主義,刺激中共,那我要問蔡英文,妳做好讓台灣全民受到衝擊的準備了嗎?
●作者:錢震宇/資深媒體人、開放智庫發起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