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口譯員會自行判斷何時需要打斷講者,會這麼做一定有其考量。我自己就有打斷講者的經驗,但都是有充分的原因才會這麼做,通常都是因為講者忘記有口譯,總不能讓他就一直講十五、二十分鐘吧?這樣需要聽口譯的聽眾都要睡著了,假如不勇敢打斷講者,我的譯文品質或許也不會受到影響,但我不願意冒這個險,更不願意為了維持媒體說的『禮貌』而害自己的國家付出政治代價」。

Elina Lee Lin說「我2016年就開始正式接口譯工作了,已經這麼多年了,我幾乎每次上場前都得跑廁所,想辦法深呼吸以安撫快要從胸腔炸出來的心臟,有幾次在國外的政治類隨行活動是有媒體拍攝的,上場前我害怕到都快吐了,在台上手還一直發抖,翻完後不斷在腦海中回放每個錯誤,不斷的打擊自己,但又得馬上調整心態去下一個拜會場合,繼續當一個看似心如止水的口譯員,請大家多多疼惜我們QQ」。
貼文一出,引來不少網友紛紛大讚「終於有同行出來講話了.....一定要分享出去」、「不懂第一時間檢討口譯員的是怎樣==很有事,這麼厲害網友自己來啊」、「口譯員的專業哪是這些網友能評論的,本來就要打斷跟著翻譯啊,不然是要讓裴洛西講15分鐘才開始翻譯?」、「真的...口譯員一生分泌的腎上腺素大概是別人3輩子的量,我想如果我是她,我應該會哭三天而且對自己失去信心很久」、「網友真的不要只會出一張嘴去罵別人」;而有金牌口譯員浩爾也分享此文,認同直呼「謝謝妳寫出來!我今天回留言感覺很淡定,但看到一堆鍵盤檢討和批評口譯的,其實真的很想說:你那麼厲害你上!」(編輯:張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