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電惡夢3/土地少、物料漲 業者吐苦水:最恨饋線蟑螂

▲台普威能源設置於中壢工業區的儲能貨櫃。(圖/記者林家維攝)
▲台普威能源設置於中壢工業區的儲能貨櫃。(圖/記者林家維攝)

甘庭嘉/專題報導

台電與經濟部合力要在2025年建置目標1500MW的儲能系統,以因應再生能源併網對電網帶來的衝擊,然而作為政府穩定電網政策中關鍵的一環,儲能業者卻表示,還有諸多問題尚未解決,包括饋線申請問題、銀行融資、原物料上漲等等,因此對於政府2025年的儲能目標是否能夠達標,表示存疑。至於哪一個環節所面臨的挑戰最大?業者們紛紛指出,「饋線蟑螂」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台電電力粉絲團解釋,電從發電廠產生後,經過長長的電線和重重降壓過程,才能將電力輸送到民眾家中。其中電壓在69kV以上的稱作「輸電線路」;從變電所降壓至22kV、11kV以下的配電線路,也就是變電所到用電戶之間的線路,叫「饋線」。

政府雖鼓勵民間開發綠電,但每個地區的饋線配額有限,有不肖業者會搶先申請,但卻無實際開發作為,其他業者即使有心開發,但饋線先被搶走,屆時電也送不出去,只是白忙一場。

台電去年推出電力交易平台,讓民間的儲能業者申請並提供調頻輔助服務(AFC)。根據台電官網,截至7月底,已申請通過的調頻輔助案件有154件、申請容量約2811.8MW,然而已完成並實際參與調頻輔助服務的案件數只有20件、總計容量69.5MW。申請完成的容量比例約2.5%。

「現在市場上整個饋線申請量已經2GW多了…但是實際上安裝100MW都不到,這中間有非常非常大的落差,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拿到饋線、跟把案子執行完畢的比例非常懸殊。」翰可能源總經理莊景名表示,有些業者去申請饋線,但是並沒有能力去完成案子,或者更有些業者,申請到饋線容量之後就想去轉賣,利用公共財賺錢,直批這些業者「不可取」。

「饋線是少掉一個就是少一個!像我們這種有心要投入儲能產業發展的廠商,我們就沒有足夠的饋線可以去使用,沒有足夠的饋線使用,又想要投入這個產業的時候,就必須要花比較多的代價。」莊景名說。

台普威能源營運長李威儀也指出,這些人去申請饋線權利後,再待價而沽,「其實不太應該是這樣」、「因為這是屬於全台灣的資源,並不是仲介的資源,那你懂了這個遊戲規則之後,就去申請下來待價而沽,我們明明做儲能的投報率有限,還要去把權利購置進來,其實是相當的不合理」。他也透露,去年有調整過饋線申請的規範,現在申請的門檻已經變嚴格了,「但是應該還是沒辦法遏止蟑螂」。

對於業者們的抱怨,台電發言人吳進忠無奈表示,這就是台灣人的商業模式,太陽光電發展的過程就有發生過饋線蟑螂的問題,「我們不鼓勵這樣」。至於解決方法,他說,從核發許可這天開始,業者有一年的時間去做興建,因此到期後業者若無併網或適當的進度,台電便可把許可取消,被占用的饋線容量便可以釋出。

「年底,會去看核定的這些進度有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沒有完成就開始要檢討,如果都沒就要取消資格」、「如果有進度譬如說確實地也整了...就是缺工、缺料…這個可以展延,展延一次是半年、最多展兩次,都還是要看實際狀況。」吳進忠認為,在今年底陸續開始核定申請儲能建置進度之後,饋線蟑螂問題應會慢慢解決。

此外,因為政府目前以消防安全為由,規範儲能系統必須要設置在編定工業區內,因此既要求要在編定工業區、又必須要有台電的饋線經過,種種要求都造成土地稀少性。

「地主一聽到我們要蓋儲能,最少就先漲1.3倍,最多漲兩、三倍租金」,李威儀表示。而莊景名也說有面臨到不尋常的租金。不過相比於土地的稀少性,李威儀還是強調,「先把蟑螂清掃出去才是重點」。

除了饋線與土地問題,銀行對於儲能這種新興產業的態度保守,融資貸款不易,令業者相當頭疼。

此外,業者也都紛紛提到電池價格上漲,建置成本飆高。李威儀指出,全世界不管是因為俄烏戰爭、還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原物料短缺,電池從去年就大漲價,下單也不見得買得到材料。

「2021年跟2020年,電池漲價漲了30%,2022年又對2021年又漲了20%,這來來去去就讓整個電池系統的成本水漲船高,非常非常的貴!」莊景名說,除了漲價,電池的交期也被延長,目前平均是12個月到18個月,種種因素讓業者吃不消。

無論是國內的饋線及土地問題、抑或是國際情勢造成的原物料問題,各種不利因素都讓正蓬勃發展的儲能業帶來挑戰。李威儀直言,儘管政府有拋出要在2025年目標達成的儲能建置容量,但他認為要達到是很困難的事情。

「光剛才那個饋線蟑螂的問題,幾乎就被占掉一半的使用權,沒有使用權你怎麼蓋?」李威儀說。要讓業者對發展儲能有信心,政府還有很多問題待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