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印度洋上珍珠」之稱的斯里蘭卡,因為過去累積過多的債務,再加上北京政府積極支持執政的拉賈帕克薩家族及其失敗政策,斯里蘭卡不僅成為印太地區20年來第一個外債違約國家,更面臨破產,民眾也重回煮飯用材火的原始生活。
繼斯里蘭卡破產後,巴基斯坦、孟加拉也緊急向貨幣基金(IMF)尋求優先貸款等協助,彷彿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覆轍。

巴基斯坦自從今年5月政府停止燃料補助後,汽油價格一口氣飆漲九成,進口能源過於昂貴,也日該國深陷斷電危機。今年6月,巴基斯坦政府更要求民眾每天少喝1杯茶,來降低非必要支出、維持國家經濟運作。
根據全球總體經濟數據庫CEIC指出,巴基斯坦外債占GDP的比重已惡化至近40%,該國貨幣盧比過去1年更貶值37%,巴基斯坦主權債務評級已被降至「垃圾」等級。
而孟加拉同樣也為了能源成本攀升所苦,在油價不斷飆升之下,孟加拉的外匯存底逐漸被掏空,而孟加拉的6月份通膨年增率也飆高至7.56%,創下近9年新高。
而緊鄰折中國、印度以及孟加拉的尼泊爾,經濟同樣岌岌可危,仰賴的旅遊業受到疫情衝擊,觀光收入幾乎歸零,又因為貿易逆差擴大,導致外匯存底下滑。尼泊爾當局在今年年初禁止進口奢侈品,來降低資本外流。尼泊爾當局更要求海外公民將資金存入國內銀行,來確保財政系統流動,維持外匯存底。
而身為南亞大國的印度,一直有著人口過多的問題,但也可能因為缺乏教育普及、就業安置等因素,導致生產力低落、失業率攀升,不但無法促進經濟發展,未來還得面對龐大人口老化問題。另外,盧比持續貶值,也讓印度外匯存底迅速流失。

包含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有參與一帶一路計畫,但看到中國與巴基斯坦雙方合作的「中巴經濟走廊」(CPEC)沒有帶動巴基斯坦經濟起飛,而中國允諾將首都瓜達爾(Gwadar)建造成「取代杜拜」的港口城市,最後卻連新機場、自貿區、燃煤電廠和海水淡化工廠的影子都沒看到。而孟加拉的帕德瑪大橋(Padma Bridge)更讓該國背上了千億負債。
《日經亞洲》先前透露,中國對一帶一路投融資金額已達8800億美元(約台幣26.4兆元),從最初中國夢轉變成債務危機及爛尾,讓參與國家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