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前有美國媒體引述不具名官員透露,伊朗正準備向俄羅斯交付第一批短程彈道導彈,包括「征服者110型」(Fateh-110)和佐勒菲卡爾(Zolfaghar)導彈,射程據悉能分別達到300公里和700公里,俄國還有意向伊朗購買大量的「見證者-136」(Shahed-136)、「神風特攻隊」(kamikaze drones)無人機。不過俄羅斯自己的軍事科技並不比伊朗差,為什麼還要從伊朗購買這些武器?
第1點,耗時近8個月的戰爭,很傷俄羅斯的荷包,西方對俄國祭出的許多制裁,也削弱了俄國生產某些武器,如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能力。俄羅斯不像烏克蘭一樣,能持續從西方國家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武器援助,這場衝突本質上已演變成一種消耗戰,要拚誰更能承受長久的人力、物質和經濟負擔,所以找到更便宜、卻仍然有一定作用的武器就相當重要。

第2,除了研究伊朗製造的軍武便不便宜、性能優不優秀,更重要的是,它們確實有可能改變目前的戰爭型態。隨著俄烏衝突演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大量無人機的使用,意在消滅關鍵民生目標、打擊士氣、耗盡對手的戰爭資金和防禦型武器,既不需要犧牲好不容易訓練起來的人員,也毋需花費大量資金來製造,還能讓烏克蘭更處於守勢。
二、2者都被西方制裁孤立、都認為是西方的錯
伊朗和俄羅斯稱不上有什麼深厚的交情,但近年針對敘利亞問題有所合作,而且它們的共通點都是被認為越發專制的政體,用美國的話講,2者都是國際社會上的賤民,都面臨經濟和政治上的危機,俄羅斯是烏克蘭遲遲打不下來,伊朗則是阿米尼(Mahsa Amini)之死引發的頭巾之亂、一連串示威遊行。

有鑑於對西方制裁感到惱火,伊朗和俄羅斯都認為,美國是他們的頭號敵人,對其權力構成威脅,因此若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有什麼交集,應該就是2個四面楚歌的獨裁政權,各取所需的合作。
三、伊朗在打什麼算盤?
伊朗雖然協助俄羅斯,但它也許並不在意俄軍在烏克蘭的成敗、烏克蘭的命運。對於伊朗來說,供應俄國在烏克蘭使用的無人機、導彈,一方面是對國內示威者發出的一記警告,顯示德黑蘭的態度既沒有軟化,也沒有被外部壓力或威脅嚇倒;另一方面也是藉烏克蘭危機,達到其它國際政治上的目的。
自1979年伊朗革命以來,伊朗領導人一直認為,美國策劃推翻德黑蘭政府,並將華府視為伊朗國家利益的最大威脅和障礙。伊朗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美國介入中東事務已久,在許多國家都布有軍隊,伊朗亟欲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甚至推翻所謂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
俄羅斯能否得益與伊朗的聯盟、進而擊敗烏克蘭是一回事,對伊朗而言,更重要的是藉由俄烏衝突以及軍援俄國,觀察其無人機在戰場上的使用情況,並提升伊朗的國際能見度,以及變相增強其軍武工業在敘利亞等地的影響力,進一步達到削弱美國、以色列和西方大國的主要目標。

俄烏戰爭表面是在某特定區域,但國際政治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充滿各方面的算計,會想利用看似無直接相關的事件來牽制對手、製造對自己有利的元素也是常態。
比如伊朗,好像和俄烏戰爭沒有直接關係,但當它的武器出現在烏克蘭,宿敵以色列就跳腳了,並擔心伊朗此舉會威脅到它在敘利亞、戈蘭高地的利益與安危。原本以色列還不太願意針對俄烏問題表態、不想打破與俄國多年來針對敘利亞等事務的合作關係,也拒絕提供烏克蘭防空系統和其他軍事裝備;然而,隨著俄羅斯派出伊朗無人機猛攻基輔,也使以色列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尋求的平衡受到破壞。
國際社會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就算現在看來,好像是專制者彼此取暖,但就是各取所需,並不是真正的換帖之交,當事方真正想要的,都遠超他們表面或當下的需求,爾虞我詐、各自算盤都打得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