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美食魔芋爽輸了!他揭古早味零食「大豬公」更神 竟是魚做的

▲抖音謎之食物魔芋爽夯到小學生躲廁所偷吃,讓不少人想起台灣古早味零食「大豬公」,雖然以「豬」命名,但卻是魚做的。(圖/NOWnews資料照、翻攝大田海洋食品官網)
▲抖音謎之食物魔芋爽夯到小學生躲廁所偷吃,讓不少人想起台灣古早味零食「大豬公」,雖然以「豬」命名,但卻是魚做的。(圖/NOWnews資料照、翻攝大田海洋食品官網)

記者徐銘穗/綜合報導

抖音爆紅的謎之食物「魔芋爽」,夯到讓高雄小學生躲廁所偷吃,營養師、毒理專家深入研究其成分,探究魔芋爽為何能讓人「一包接一包」停不了嘴,讓不少人想起台灣古早味零食「大豬公」,認為比魔芋爽還涮嘴。而「大豬公」更神奇的是,雖然以「豬」命名,卻是魚做的,製造商也公開涮嘴秘密,正是加了一獨門秘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魔芋爽再度掀起討論,PTT網友直言,這次流行的魔芋爽和幾十年前台灣小孩吃的「辣魚片」、「大豬公」差不多,「哪一種更毒好像也不好說」,不少人點頭認同,留言「大豬公鐵板燒白魚片,都神奇到不行」,也讓人想起柑仔店的抽抽樂。

▲「大豬公」是不少五、六年級生的兒時回憶。(圖/翻攝大田海洋食品官網)
▲「大豬公」是不少五、六年級生的兒時回憶。(圖/翻攝大田海洋食品官網)
然而「大豬公」是什麼呢?不少五、六年級生兒時一定吃過「大豬公」,一片片的紅色零食,上方還撒著細糖粉,它正是「鱈魚香絲」的前身,雖然名中有「豬」,但其實是魚做的。

食力》報導,大豬公製造商、大田海洋食品總經理李娟娟受訪表示,一般人認為魚就是魚,沒有別的,因此取一個會令人產生幻想的產品名稱「大豬公」,將魚漿調味、任意成形,使其脫離魚的感覺。

而且製作「大豬公」的魚種有季節性,通常會使用4至5種肉質纖維細軟的魚,例如狗母魚、金線鰱做魚漿,加入2~3%的食鹽與魚漿充分混合,「加鹽擂潰」溶解出肌纖維裡的蛋白質並產生黏性,再加入小麥麵粉、砂糖、沙茶、辣椒、食用紅色六號、己二烯酸鉀等調味料、著色劑、防腐劑後,進入延壓步驟。

魚漿團延壓後得進行烘烤,而控制烘烤過程中的「發泡」現象,避免破壞原本魚漿的組織結構,進而影響到最終產品的口感,更是獨門秘技,接著還有「回軟、熟成」步驟,最後切成5x5cm、0.5mm厚度的大小,再加入糖汁、糖粉進行調味,成品含水量保持在12%間,這樣的軟度才是最涮嘴的。

想了解更多,請見【魔芋爽入侵】專題系列報導:

魔芋爽入侵1/獨家直擊夜市公然販售非法中國零食 暗藏3恐怖隱憂

魔芋爽入侵2/有暴利可圖?6合法通路價差2.8倍 8個月銷售破百萬

魔芋爽入侵3/拆解涮嘴魔力!關鍵「2添加物」 兒童吃多恐過動

魔芋爽入侵4/美食家吃一口驚豔「似海蜇皮Q彈」 愈嚼眉頭愈皺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