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8歲女學生最近白帶增多,每天頻繁更換護墊,她深感困擾嚴重,尋求中醫協助,醫師推測與她長期嗜甜、熬夜備考,且春季濕氣重有關;經中藥與生活調整後,她的症狀在2週內明顯改善,私密處恢復清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師許雅婷說,台灣春末時節濕氣旺盛,不少女性會出現疲倦、水腫、白帶異常等症狀,中醫認為這與「濕邪」息息相關,其可分為外濕與內濕,外濕來自環境,例如雨天潮濕、淋雨後未更衣等,而內濕則與脾胃功能有關,當脾胃虛弱,水濕代謝不良,將堆積體內,形成濕性體質。

許雅婷指出,這名女學生因長期熬夜備考,習慣靠冰品與甜食紓壓,脾胃功能早已失調,再遇到清明時節連日陰雨,濕氣入侵加重,導致分泌物異常增加。

針對濕性體質,許雅婷說,常伴隨腹脹、排便不順、四肢沉重、水腫、皮膚濕疹及關節疼痛,女性更易出現白帶多、搔癢等問題,若未妥善調理,可能引發陰道炎。

對於濕性體質的改善,許雅婷表示,常使用蒼朮、白朮、薏苡仁等健脾化濕藥材,有助減少分泌與異味;除藥物之外,中醫也強調食療保養,建議可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四神湯,其含茯苓、山藥、芡實、蓮子與薏仁,性平不燥,可助脾胃代謝濕氣,適合各年齡層調理體質。

此外,許雅婷說,紅豆水、綠豆薏仁湯、玉米鬚茶皆具排濕作用,都是不錯的春季養生飲品,但去濕養生不只是喝幾杯茶,更重要是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減少油炸、生冷與高糖食物,搭配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才能從根本改善體質。

在私密處保養方面,許許雅婷提醒,應選擇棉質內褲並定期更換,尤其生理期間要勤換衛生棉,一旦發現白帶黃綠、異味或搔癢,應及早就醫,以免演變成急性陰道炎。

分泌物增加注意事項:

■春季氣候潮濕,應減少食用冰品、甜食與油炸食物,以免加重體內濕氣。

■建議日常飲用四神湯、綠豆薏仁湯、紅豆水或玉米鬚茶等,均有助排濕、消水腫。

■平時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可促進代謝,有助脾胃排濕。

■應選擇棉質內褲並定期更換,生理期時需勤換衛生棉,若出現異味或搔癢,應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