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在2023年爆發後,引發能源危機,更使得天然氣價格飆升,近來在西班牙大停電後,比利時聯邦國會近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廢除2003年制定的核電退場法案,該法原本要求逐步淘汰核能發電並禁止新建核能設施。另一方面,丹麥國會則批准展開對核能潛在用途的評估,該國在過去40年內一直禁止核能發展。
比利時目前擁有兩座核電廠,分別是有4部機組的多爾核電廠(Doel NPP),以及有3部機組的提杭格核電廠(Tihange NPP),總共是7部機組。
根據世界核能新聞WNN報導,比利時在2003年1月31日通過聯邦法,規定全國必須逐步淘汰核能發電。比利時原訂於2025年11月關閉最後兩座核反應爐,但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比利時政府與Engie集團旗下的比利時子公司Electrabel展開協商,探討這兩座反應爐延役10年的可行性與條件。最終雙方於去年12月達成協議,並就風險分配取得平衡。
去年7月,比利時國會議員畢赫(Mathieu Bihet)聯合多位同僚向國會提交法案,主張撤銷核能退場政策。該法案於2025年5月15日的國會下議院全體會議中獲得通過,最終以102票贊成、8票反對、31票棄權的結果,正式成為法律,並被稱為「畢赫法案」。
比利時政府聲明表示,「今天將成為比利時能源歷史上的轉捩點。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這項象徵核能重返比利時的法律,為一個更務實且具韌性的能源模式鋪路,結束長達20年的政策停滯與猶豫不決。」「透過開放新核電機組的可能性,政府重申我們強化能源自主、確保電價競爭力並加速生產脫碳的決心。」
畢赫在今年擔任能源部長,他表示「這項新法案終於讓比利時得以制定符合當代現實的能源組合政策。現在不再是將各種能源形式對立起來,而是以務實且互補的方式運用它們。」
比利時政府強調,改革的具體推動將與產業界、專家學者與安全監管單位密切協調。
比利時核能論壇對新法案表示歡迎,並指出舊有的退場法案「實際上是一種政策錯誤,對比利時能源政策造成的負面影響至今仍可感受」,「現在這個錯誤終於被修正,過時的核電退場法將被寫入歷史。」
丹麥考慮發展核能
另一方面,丹麥則在考慮發展核能。丹麥國會於1985年通過決議,明確禁止建造核電廠,核能自此在該國發展停擺。然而,丹麥國會於15日進行投票,其中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展開對核能可行性與潛力的調查,作為提升能源安全的可能方案。
丹麥氣候、能源與公共事業部長奧加(Lars Aagaard)表示,「丹麥近幾十年來沒有發展核能,因此我們現在必須開始進行相關潛力分析。」他補充,「這項技術能否作為我們國家以太陽能與風電為主的能源體系的補充?我們都知道,光靠太陽能和風電是無法支撐完整電力系統的,必須要有其他能源補足。」
同時他也坦言,「我們是否能有信心說這項技術是安全的?核廢料要如何處置?萬一出事,我們的主管機關是否準備好應對?這些我們目前都還沒有答案,但我們必須開始掌握這些知識。」
奧加指出,關於新核電技術潛在效益的報告,預計將於明年完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世界核能新聞WNN報導,比利時在2003年1月31日通過聯邦法,規定全國必須逐步淘汰核能發電。比利時原訂於2025年11月關閉最後兩座核反應爐,但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比利時政府與Engie集團旗下的比利時子公司Electrabel展開協商,探討這兩座反應爐延役10年的可行性與條件。最終雙方於去年12月達成協議,並就風險分配取得平衡。
去年7月,比利時國會議員畢赫(Mathieu Bihet)聯合多位同僚向國會提交法案,主張撤銷核能退場政策。該法案於2025年5月15日的國會下議院全體會議中獲得通過,最終以102票贊成、8票反對、31票棄權的結果,正式成為法律,並被稱為「畢赫法案」。
比利時政府聲明表示,「今天將成為比利時能源歷史上的轉捩點。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這項象徵核能重返比利時的法律,為一個更務實且具韌性的能源模式鋪路,結束長達20年的政策停滯與猶豫不決。」「透過開放新核電機組的可能性,政府重申我們強化能源自主、確保電價競爭力並加速生產脫碳的決心。」
畢赫在今年擔任能源部長,他表示「這項新法案終於讓比利時得以制定符合當代現實的能源組合政策。現在不再是將各種能源形式對立起來,而是以務實且互補的方式運用它們。」
比利時政府強調,改革的具體推動將與產業界、專家學者與安全監管單位密切協調。
比利時核能論壇對新法案表示歡迎,並指出舊有的退場法案「實際上是一種政策錯誤,對比利時能源政策造成的負面影響至今仍可感受」,「現在這個錯誤終於被修正,過時的核電退場法將被寫入歷史。」
丹麥考慮發展核能
另一方面,丹麥則在考慮發展核能。丹麥國會於1985年通過決議,明確禁止建造核電廠,核能自此在該國發展停擺。然而,丹麥國會於15日進行投票,其中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展開對核能可行性與潛力的調查,作為提升能源安全的可能方案。
丹麥氣候、能源與公共事業部長奧加(Lars Aagaard)表示,「丹麥近幾十年來沒有發展核能,因此我們現在必須開始進行相關潛力分析。」他補充,「這項技術能否作為我們國家以太陽能與風電為主的能源體系的補充?我們都知道,光靠太陽能和風電是無法支撐完整電力系統的,必須要有其他能源補足。」
同時他也坦言,「我們是否能有信心說這項技術是安全的?核廢料要如何處置?萬一出事,我們的主管機關是否準備好應對?這些我們目前都還沒有答案,但我們必須開始掌握這些知識。」
奧加指出,關於新核電技術潛在效益的報告,預計將於明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