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後,新冠疫情恐怕會再度升溫,根據疾管署上週三(5/28)疫情資料推估,5月底至8月初(5/25-8/9)新冠總就診人次可能達到171萬人次。但家中疫苗過期了還能不能用?還有必要快篩嗎?新冠快篩陽性該怎麼辦?可以上班上課嗎?《NOWnews》一次整理新冠快篩陽之後你必須要知道的所有事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采穎藥師表示,每一家棉棒材質和試液都不相同,都是針對專屬試劑進行「臨床準確度的測試」,不能隨意更換或是用自家棉棒會影響快篩的正確性。(圖/記者周淑萍攝)
▲醫師蒼藍鴿認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快篩,但如果是高風險族群還是會建議快篩確認,儘快給予抗病毒藥物,降低中重症風險。(圖/記者周淑萍攝)
Q:新冠可能的疑似症狀?

新冠病毒的症狀多樣,常見包括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腹瀉、噁心、嗅味覺異常等。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佩戴口罩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進行相關篩檢與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的早期診斷更為重要,因為及早使用克流感可有效縮短病程並降低重症風險。因此,若有類流感症狀,建議優先進行流感快篩。

Q:家中的快篩試劑過期了還可以用嗎?

官方立場不建議使用過期快篩,會影響準確度,但若遇緊急情況,仍可在注意以下3點的前提下使用:

1、快篩結果若未出現第1條線C線(control),即使T線有反應,結果也不具參考價值。

2、若快篩呈現陰性反應,由於過期可能增加偽陰性機率,結果僅供參考。

3、若快篩呈現陽性反應(2條線),確診機率較高,建議可再使用未過期快篩複檢。

▲快篩要不要冰成為近日民眾討論的話題。(圖/記者周淑萍攝)
▲去年掀起一股快篩試劑放在冰箱保存的風潮,但有藥師提醒每個試劑能否耐低溫不一定相同,建議民眾近期在使用過期的試劑時還是要確認「C線」有沒有出現。(圖/記者周淑萍攝)
Q:哪裡可以買到快篩?

食藥署說明醫用快篩產能,一週可出貨4.5萬劑,足夠因應這波醫界需求。疾管署設立「新冠最新防疫專區」,彙整各縣市衛生局提供之家用快篩試劑販售藥局及提供醫用快篩醫療院所名單連結,也提供疫苗接種院所、抗病毒藥劑配置存放點、快篩陽性怎麼辦等資訊,方便民眾查詢。

Q:每個人都需要快篩嗎?

新冠疫情暴增,懷疑得新冠,要快篩嗎?網紅醫師蒼藍鴿(吳其穎)認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快篩。但如果是高風險族群:像是65歲以上、有慢性病、免疫低下、肥胖、孕婦等,還是會建議快篩,因為如果快篩陽性,可以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Remdesivir),有效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

但如果是一般健康的年輕人,症狀也只是喉嚨痛、流鼻水、咳嗽,就算不篩,處理方式也跟一般感冒差不多:多休息、多喝水、有需要再吃症狀藥緩解不適。

Q:新冠快篩陽性後怎麼辦?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以輕症或無症狀為主,依醫囑開立一般「症狀治療藥物」使用即可,但在具重症高風險因子族群,經醫師評估後可給予公費抗病毒藥物治療。同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1、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2、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潔。

3、外出時全程正確配戴口罩。

4、無法配戴口罩時,與他人保持1公尺以上社交距離。

5、同住者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含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共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11/2保持全國二級警戒,5大場合也將鬆綁不需配戴口罩,另外雙鐵也開放飲食。(示意圖/翻攝pixabay)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11/2保持全國二級警戒,5大場合也將鬆綁不需配戴口罩,另外雙鐵也開放飲食。(示意圖/翻攝pixabay)
Q:新冠快篩陽性需要抗病毒藥物嗎?

並非所有檢驗新冠陽性的民眾都需服用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具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患者(估計約佔所有檢驗新冠陽性民眾的兩成),以降低染疫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

醫師會依據臨床評估決定是否開立抗病毒藥物,無需等到重症通報才開藥。疾管署亦提供公費抗病毒藥物,供醫師開立給符合條件的患者。

Q:新冠快篩陽性需要隔離、通報嗎?

自2023年3月20日起,COVID-19輕症或無症狀者免通報、免隔離,改為「0+n自主健康管理」。若出現中重症併發症,如需氧氣治療、住院或死亡時,醫事人員才需通報。

Q:新冠快篩陽性後可以上班上學嗎?

目前新冠已降級,無強制隔離規定。快篩陽性後,若為輕症或無症狀,建議居家休息,避免非必要外出。在症狀緩解且退燒24小時後(未使用退燒藥物的情況下),可恢復正常活動。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並遵守相關防疫措施。

▲8月30日開學日,小一新生上學去!金石堂公開店長們的開學用品選購實戰經驗,提醒文具用品採買眉角。(圖/記者周淑萍攝)
▲新冠已降級無需強制隔離,快篩陽性,若為輕症建議居家休息,避免外出。在症狀緩解且退燒24小時後(未使用退燒藥物的情況下)可恢復正常活動,但外出時請佩戴口罩。(圖/記者周淑萍攝)
Q:哪些人可以「公費」打疫苗?

為預防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等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民眾感染新冠後演變為中重症,疾管署提供公費疫苗接種。疾管署強烈建議,無論過去接種過幾劑新冠疫苗,若未曾接種本季最新的JN.1疫苗,應儘速接種。

此外,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免疫不全者等三類族群,若已接種一劑JN.1疫苗且已滿6個月,建議接種第二劑JN.1疫苗,以提升免疫防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