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醫院林瑞模院長領軍骨科部 進入脊椎微創治療新頁

▲安南醫院左起吳彬安副院長、骨科黃鐙樂主任、莊阿嬤、骨科方彥博醫師。
▲安南醫院左起吳彬安副院長、骨科黃鐙樂主任、莊阿嬤、骨科方彥博醫師。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80歲的莊女士,本身有骨質疏鬆病史,月前欲彎腰拿東西後,突然一陣腰痛,初起不以為意,數日後,腰背疼痛難耐而不良於行,經市立安南醫院檢查確診是第一腰椎爆裂性骨折惹的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骨科方彥博醫師表示,在林瑞模院長建議下,採取上述最新的手術方式治療,在患處以微創方式置入了”醫療用椎體內擴撐性植入物佐以低溫脊椎專用骨水泥固定”以重建脊椎體之型態與高度與結構性強度,手術僅用了不到40分鐘,失血量少於2cc隨即完成;術後回到病房,即可自行坐立起身下床,腰背疼痛感也大幅度解除了。

方彥博醫師強調,此項手術乃屬於微創式手術,於X光機導引下,醫師在患者的背部經由一微小切口(1公分以內),建構一狹小通道進入骨折塌陷了的脊椎椎體區域,再將此醫用擴撐性特材置入適當位置,確認後進行擴撐,將骨折塌陷變形之脊椎體構造的上下骨板重新「擴撐」,再灌注入可穩定骨折部位的醫用低溫脊椎骨水泥。

其目的不僅在於舒緩疼痛與穩定骨折處,最重要的是進行塌陷部位的椎體高度重建工作,輔以背架支撐而免於駝背。

方彥博醫師提出此項微創技術相較於傳統手術,不論是在手術時間、療效、椎體回撐高度、住院天數與癒後恢復狀況,在執行以來的統計數據顯示,皆有正向進展,一年多以來已有十數位患者接受相關治療,術後成效良好,但此項醫材須由病患自費負擔。術後患者建議需追蹤骨質密度檢測,輔以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方彥博醫師指出,老年人脊椎壓迫性或爆裂性骨折若無得到妥善治療,可能產生該節變形惡化或鄰近節椎體持續骨折塌陷。輕則駝背且不良於行,重則劇痛難忍且長期臥床,甚至有衍生其他身心疾病之風險,建議民眾若察覺到身邊長輩有上述異狀,需立即就醫診療,以免失去該類疾患治療的黃金時間,以期早日康復。

緊隨當前全球人口老化之趨勢,台灣正加速邁入高齡化社會,尤其是在銀髮族面臨骨質疏鬆或急性外力下造成的脊椎壓迫性或爆裂性骨折更不容忽視。

方彥博指出,脊椎壓迫性或爆裂性骨折是老年人發生率高的一種疾患,在臨床上腰背處會呈現異常疼痛的症狀,如果第一時間未獲適時與適當的治療,則會衍生出後續的駝背問題,在生理上會因活動力減低,而發生肌肉、呼吸與腸胃等系統的慢性功能性疾病,也會伴隨一些心理上的障礙,影響正常的生活作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