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整理防蚊迷思 告訴你壓十字止癢「根本沒用」

▲醫師貼出一張坊間常見的防蚊迷思,並加以說明。(圖/翻攝自「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臉書)
▲醫師貼出一張坊間常見的防蚊迷思,並加以說明。(圖/翻攝自「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臉書)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連日大雨高溫,正是蚊子猖獗的時機,許多民眾若被蚊子叮咬,總會以指甲壓出十字狀,或以口水、拿筆畫圈等方式,試圖止癢。不過,這些作法真的有效嗎?兒科醫師「黑眼圈奶爸 Dr. 徐嘉賢醫師」在臉書貼出一張圖,破解坊間各種防蚊迷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是一般「指甲壓十字」的止癢法,其實只能短暫去除癢的感覺,而因口水含有細菌,「用口水擦」不只沒效還相當不衛生,更不用說「拿筆畫圈」。也有民眾會認為,若太常被蚊子叮咬則一定有酸性體質,但事實上,在正統醫學裡並無分酸性、鹼性體質,一般人的酸鹼值都介於 7.35 至 7.45 之間,且單靠飲食或保健品,也沒那麼容易改變身體酸鹼值。

而許多民眾在選購防蚊產品時,都認為天然的一定最好,但徐佳賢醫師指出,許多標有天然成分的產品,其實也都是以化學方式複製,或是效果非常短暫,提醒大家別被「天然」迷惑了!還有,部分產品會標上「敵避 DEET 」讓民眾誤會 DEET 為有毒物質,事實上它是很有效的防蚊液,但須依據不同年齡使用不同濃度,成人使用濃度 ≦ 50%、 2 個月大以上孩童使用 DEET 10% 至 30%,並在使用後清洗乾淨, 2 個月以下幼兒則不建議使用。

另外,近來流行的防蚊貼片、扣子、手環等產品,其成分多以精油居多,趨蚊範圍與效果有限,建議別太過依賴。若是使用電蚊香,因其成分以除蟲菊精類居多、屬「殺蚊」成分,使用時可將門窗關閉,但人不應待在室內避免吸入過多有神經毒性疑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