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點陣圖將成焦點
與過去相較,本次會議前的各種跡象顯示,Fed 內部對經濟前景及其應如何回應存在嚴重分歧,即使這一次最終通過降息 1 碼,對未來的走勢仍將充滿疑惑。這也使得本次會議即將公布的點陣圖,料將成為重要焦點。人們過去常常只關注點陣圖的中值,但在意見明顯分歧的情況下,市場想知道,支持進一步寬鬆的力度有多少—特別是,有多少成員預計今年會有第 3 次降息?
在本次角力的兩端,一方是由聖路易分行 James Bullard 及明尼蘇達分行 Neel Kashkari 所代表,主張大幅削減借貸成本,以對抗低通膨及殖利率曲線倒掛,另一方是克里夫蘭分行 Loretta Mester 及費城分行 Patrick Harker 的鷹派陣營,主張至少先按兵不動,觀察情況的發展。
兩方勢力預計在這次會議上拉扯,成為這次開會的主要基調。

經濟狀況預測
聯準會當前政策受到挑戰的一大原因,在於美國的經濟數據強於預期,但他們卻不停止寬鬆、降息。就數據來看,市場對第 2 季的 GDP 估算,由 2.1% 下修至 2.0%,對政府支出、出口、庫存及房市均下調,但這些影響,被消費向上修正所抵消。失業率維持幾十年來的低點,通膨稍有改善,這並不是適合寬鬆的環境。

沙烏地阿拉伯油田遭到攻擊,帶來聯準會本次開會最新的挑戰,市場急於知道,聯準會是否因為不確定性的再次增加,而對未來前景有所下調。但另一方面,聯準會也可能視此為通膨有望提高,而支持後續更多的觀望。
鮑爾如何回應內外壓力
聯準會在 7 月降息,但鮑爾強調這是「期中調整」,是一種預防措施。除非前景明顯改變,不然不一定再寬鬆。如果週三聯準會宣布降息,可以預見,堪薩斯的 Esther George 及波士頓的 Eric Rosengren 可能再度提出反對意見。
另一方面,來自全球其他主要央行,特別是歐洲央行的積極寬鬆,對美國所構成的壓力,也會是聯準會必須納入的考量。
對川普來說,鮑爾既是美國的「敵人」,又是笨蛋,在本次的會議結束後,或許他又會被冠上一個新的封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