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融時報》續指,「一帶一路」倡議也缺乏項目的透明度以及社會環境影響研究,中國建設公司投入技術和人力後,或許加快了當地電力、水利建設的速度,但也等於是讓中國握有這些國家的重要命脈。《CNN》前年取得菲國會內部的報告,菲國議員表示,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NGCP)2009年私有化後,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卻控制了公司40%股權,且許多華為科技技術只有中國工程師能夠操作,議員警告「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關閉國家電力」。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盟友巴基斯坦,近期指控中國企業浮報電力建設項目的成本數十億美元;馬來西亞幾個大型建設項目也陷入爭端。英國智庫漆咸樓(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Yu Jie指出,過去中國利用金融資源擴大其政治影響力,但現在「一帶一路」惡名開始傳播,中國政府又無法提供項目透明性,以及對外國的滲透性震驚全球各國。
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陷入困境,但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9634.2億美元,增速比全國整體水平高0.8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2.3個百分點;2020年1月至11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為159.6億美元,與同期比增長24.9%,占同期總額的16.8%,比上年提升3.9個百分點。

從統計數據可見,一帶一路也在新冠疫情中配合防疫物資外交,中國透過交通建設向沿線國家援助2000多億個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病毒檢測試劑盒。雖然中國媒體宣稱此次疫情透過一帶一路,深化沿線國家、地區的合作情感,但各國也意識到醫療物資依賴進口的問題,開始協助生產鏈移向國內。
外界觀察,各國已經不像以前將「一帶一路」當成發展的助力,項目受到的阻力增加,雖然目前中國政府採取相對溫和的態度,延後借款國家的支付利息,協商重新安排貸款時程,但北京也意識到一帶一路是把會傷及自身的「雙面刃」。
雖然中國內部的文件仍強調「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成果以及外交效應,但同時北京當局也試圖淡化其海外擴張的野心,在中國內部「一帶一路」的報導下往年相比頻率大幅下降。面對「一帶一路」可能造成的海外債務危機,2020年5月中國政治局會議提出「內外雙循環」政策,強調發展中國內部的市場。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