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貨量僅12% 盤點台灣疫苗採購的「內憂外患」

▲指揮中心在疫苗採購上還遇到「內憂外患」讓進度雪上加霜,圖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在疫苗採購上還遇到「內憂外患」讓進度雪上加霜,圖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台灣的疫苗接種率逐漸攀升,總統蔡英文喊出的25%劑次人口比也提前許多達標,不過台灣目前疫苗到貨量僅984萬劑、到貨率僅12%,原因除了國際疫苗短缺之外,指揮中心在疫苗採購上還有「內憂外患」,包含中國因素、過晚採購疫苗,以及在野黨的抨擊,甚至是民眾對疫苗品牌的喜好,都使指揮中心在國際話語權的弱勢下雪上加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在去(2020)年9月就加入了全球疫苗分配COVAX平台,而台灣東洋藥品更早在去年7月宣布與德國BNT洽談代理權,原本預計今年初就可得3千萬劑疫苗,但後續情勢卻急轉直下,10天後東洋宣布談判破局,中央對外說明原因為「無法取得正式授權書」,不過此說法前閣揆、東洋董事長林全卻不以為意,「要取得授權書就要付大筆預付金,政府採購數量又僅200萬劑!」直呼這樣的做法就是在吃東洋豆腐。

更複雜的是,外傳該採購案有中資問題,甚至有立委赴疾管署關說,想要「卡」東洋代理BNT疫苗,試圖圖利國產疫苗,北檢目前正在調查中,監察院也已立案針對疫苗整備及採購情形展開調查,監委林郁容指出,政府規劃公費疫苗接種對象,乍看之下合理但有許多破綻,例如「維持防疫體系運作」與「重要官員」定義模糊,讓無關國人搭便車,另外好心肝診所事件,也讓優先施打公平性受到質疑。

▲總統蔡英文於府內與郭台銘、劉德音會面,眾人有高度共識。(圖/總統府提供)
▲從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提出要民間購買疫苗開始,國民黨也接著動作,在指揮中心多次攻防回應下最終開放。(圖/總統府提供)
不僅如此,從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提出要民間購買疫苗開始,國民黨也接著動作,在指揮中心多次攻防回應下最終開放,緊接而來的是政府的授權與條件細節制定,後續還面臨「復必泰」標籤爭議,讓兩岸問題浮上檯面,雖然最後成功取得1500萬劑BNT疫苗,但一來一往攻防之後,疫苗到貨時間勢必再往後延長。

此外,民眾對於疫苗接種也有各種聲音。從疫苗接種意願上看來,支持莫德納疫苗的民眾佔大多數,甚至有符合接種對象的民眾就是要等莫德納疫苗到貨,加上雖然公告但無法確定與疫苗關聯性的「不良反應」事件,即使我國到貨的AZ疫苗有583萬多劑,施打比例也僅有7成,更甚者在民間購得BNT後,也有民眾選擇等待BNT疫苗到貨再施打,再加上疫苗混打已逐步開放、國產疫苗也即將納入公費疫苗接種,未來中央不僅對內要處理從官到民的歧見,還要面臨民眾挑選採購廠牌等挑戰,加上對外的疫苗採購的困難,這一場疫苗大戰想要勝利恐怕難上加難。

▲我國疫苗到貨數量統計。(圖/NOWnews製表)
▲我國疫苗到貨數量統計。(圖/NOWnews製表)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