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民進黨真的崩潰了嗎?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蔡英文辭去黨主席為敗選負責。(圖/記者葉政勳攝)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蔡英文辭去黨主席為敗選負責。(圖/記者葉政勳攝)

文/吳崑玉

九合一民進黨大敗,藍營喜孜孜,綠營灰濛濛。許多敗選檢討、未來預期熱情推出,連兩岸學者也來湊熱鬧。但妙的是,選前大家都把各家民調當明牌在研究,選後卻乏人問津。然若要對未來政局作出預判,還是得依據民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麗島電子報》在12月5日釋出了「11月份國政民調」,這份民調是在選後的11月29到30日做的,算是還燙著冒煙的數字,解讀了不少鄉野老人的疑問,茲分享如下。

第一個問題,民進黨崩盤了嗎?答:民進黨敗而未潰,國民黨勝且有得。最起碼挽回多年來被綠營壓著腦袋地上磨蹭的頹勢,但離逆轉反勝,還有段距離。

會這麼說,主要依據兩個政黨的好感度漲跌。敗選後,民進黨的好感度42.3%,較上月下降僅0.7%;反感度47.1%,僅上升0.1%,敗選對民進黨的正反評價幾乎毫無影響。國民黨則大有斬獲,好感度一個月內上升5.6%,來到37.9%,與民進黨好感度僅差4.4%,很有一拼的機會。且其反感度也大幅下降7.3,降到46.8%,是近年來少數國民黨反感度低於民進黨反感度的時刻。但這兩大政黨,都還是處於反感度大於好感度的「爛蘋果」狀態。國民黨勝選所贏回來的,應是若干支持者的信心。

民進黨真正的危機,是其反感度已大於好感度,落入與國民黨一樣的「厭惡大於喜歡」的囚籠。對照今年一月的國政民調,當時民進黨好感度46.3%,比11月高了4%;反感度41.4%,比11月低了5.7%。也就是說,一年來討厭民進黨的人增加了近6趴,喜歡民進黨的卻少了4趴,來回就等於丟了10趴。

國民黨則是另一番迎向陽光的光景。1月時,國民黨的好感度僅22.7%,反感度63%,基本上已推進加護病房。對照11月底數字,一年來國民黨好感度增加了15.2%(22.7→37.9),反感度降低了16.2%(63→46.8),雖然還是厭惡大於喜歡,卻總算從ICU出來,住進一般病房恢復,不再如此奄奄一息。問題是,這一年國民黨做了什麼偉大的功業,或何種重大改變嗎?其實也想不太起來。回顧這一年雙方好感度與反感度變化,較大的轉折點發生在5月疫情爆發期間,民進黨反感度首次超過好感度,國民黨狂轟防疫政策,一個月漲了5趴。後來一路論文、黑道、施政失敗…,加上綠營一連串七傷拳式的狂轟濫炸,使國民黨看起來沒有民進黨那麼討厭,讓老K賺到了15趴好感度。

第二個問題是蔡總統跛腳了嗎?看起來的確拐到腳了。敗選後蔡的信任度掉到了46.9%,雖只比上月掉2.1,但這是2019年以來,蔡的信任度首次低於不信任度(47.6%),而且很明顯的是由於敗選,不信任蔡的比例較上月增加了2%。雖然仍在誤差範圍內,仍有翻身機會,但若蔡不能做好選後檢討、內閣改組、政局安排,這種暫時停止呼吸也是會致命的。信任度是一種長期指標,當不信任度高於信任度時,就表示較多人不相信你講的話,文宣開始趨於無用。所以,如果下個月蔡的信任度仍舊向下沉淪,蔡政府、英系、甚至整個民進黨,接下來這一年就會很難過了。

至於賴清德與侯友宜等人在總統大位上的爭奪,那個數據還是浮動的,僅供參考。不過,柯文哲和朱立倫顯然出局了,兩人可以聯袂到休息室去喝飲料了。形勢比人強,藍營的總統候選人,不推猴爺可能也不行了,戰鬥藍再不爽也沒用。接下來這一年,大致上就是賴侯對決的格局,殆無懸念。

最後一個問題還是回到兩岸,近日不少藍營論者,一直想將民進黨九合一大選的失敗,導向「抗中保台」的失敗,或台灣民眾厭戰拒戰,這些說法應該是想太多了。在選後的11月「國政民調」中,對中國共產黨有好感的人數已經跌破10趴(9.5%),比上個月還掉了3趴。對老共反感的高達77.6%,上升了1.7%。而且在國民黨支持者中,也僅23.8%對共產黨有好感,不到四分之一,對共產黨反感的高達62.1%。即使不信任或不滿意蔡總統執政的民眾,也僅約1成5對共產黨有好感,卻有6成9反感。所以,說台灣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錯,最大黨是「討厭共產黨」。當四分之三以上人討厭共產黨,尋求統一還有市場嗎?沒有。但對岸畫定「不統就是獨,是獨就要打」,這戰避得了嗎?很難。而且就算要避戰,也得走向「恐怖平衡」或「嚇阻戰略」才有用,光想靠談的妥協的,甚至簽個和平協議過好日子的,實在太天真了點。

再者,七月時的「國政民調」,便已預示66%的民眾不覺得九合一選舉與統獨議題有關。這次敗選,55.6%覺得是蔡政府施政不良所致,19.7%覺得是民進黨候選人自己的問題,只有9%認為是國民黨縣市長施政受肯定,2.1%歸功於偉大的朱主席領導。而且,37.8%認為民進黨與媒體、名嘴、網軍結合甚深,只有14.7%認為國民黨有此能力。對於綠營壟斷言論市場的反感,不言可喻。

所以,選後許多人擔憂「民進黨崩盤了」,其實民進黨的本盤根本沒動,動的是游離選民,以及原本對國民黨失望的群眾回籠,足足比年初增加了15%。民進黨該檢討的是這整套打法,是怎麼把中間選民趕跑的?怎麼會把原本離家出走的藍營選民,又趕回藍營大寨的?自己的施政到底出了那些錯?怎麼會讓蘇院長滿意度不到四成(39.5%),不滿意度卻超過五成(51.5%)?沒怎麼吭聲的徐國勇、陳吉仲、王美花、陳耀祥,是怎麼讓自己超過成天放砲,藍營恨之入骨的衛福部長薛瑞元,成為民眾最想換掉閣員的前段班的?民調不應只是選前開賭的參考,更該是選後檢討的依據,即使懷疑美麗島民調,那也可以自己去做一份類似的,甚至更深入、更精確的民調,以為總體調整的依據。

許多民進黨側翼、網軍、甚至幹部的真正問題是,明明已經執政,已是個掌握主導權的「造命者」,但心理狀態仍舊是個活脫脫的「青春期叛逆小屁孩」。你國民黨和柯P罵我什麼,我就跟你對著幹,跟你反著來,我就偏不要,我就偏要辯,不知不覺陷入一種「藍營出題,綠營答題」的被動狀態,更不知不覺把藍營奉為父母,奉為師長,不反他們一下就全身不痛快。綠營人士其實早該「登大人」了,確實瞭解人們的需要,瞭解民眾的心態,而平實的看懂民調,瞭解民心向背,不要老想以書本知識強姦常識,是走向務實成熟大人格局的基本功。好的意見就吸收,錯的就講清楚後修正,何苦頭破血流爭奪那一城一地之得失?有時讓他三尺又何妨?一個成熟的執政黨,不該老想玩小蝦米戰大鯨魚,迷戀大衛打垮巨人,因為你們已經長成一個巨人了。

11月國政民調是個很好的起點,讓執政黨知道自己輸在哪裡,與其盲目的去抓戰犯、打派系,不如務實的調整自己的思維,丟棄那些自以為是萬應靈丹的慣性戰法。國民黨一年來從ICU移到普通病房,民進黨卻住進去了,不趕快調整體質與致命的壞習慣,恐怕就來不及了。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