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萬金石馬拉松16日開跑,1萬1000名跑者中有多位世界排名前200的好手參賽,相當有機會破大會紀錄,拿下總獎金6萬美元(冠軍獎金5萬美元+破紀錄獎金1萬美元,約新台幣198萬元)。不過,2025萬金石馬拉松卻強碰挑戰寒流等級的強烈大陸冷氣團,天氣又濕又冷,參加馬拉松比賽裝備該如何準備?危險徵兆與路段等重點一次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金石馬拉松從「台2線48.6km」起跑,路線橫跨萬里、金山與石門三行政區。不過,根據氣象署預報資料顯示,16日萬金石馬拉松開跑當天,由於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清晨6時30分開跑當下,賽事所在北海岸有持續短暫雨情形,清晨6點到8點降雨機率90%、吹偏北風,溫度約在13°C、體感溫度11~12°C,寒冷等級。

▲氣象署預報指出,北海岸16日清晨6點到8點降雨機率90%、吹偏北峰,溫度約在13°C、體感溫度11~12°C,寒冷等級。(圖/中央氣象署網站)
▲氣象署預報指出,北海岸16日清晨6點到8點降雨機率90%、吹偏北風,溫度約在13°C、體感溫度11~12°C,寒冷等級。(圖/中央氣象署網站)
天氣寒冷又下雨該怎麼跑馬拉松?骨科與運動醫學雙專科醫師郭亮增在個人部落格中,提供「賽前準備」、「賽中策略」及「賽後恢復」的注意事項重點,提醒跑者多加注意。

🟡寒冷雨天跑馬拉松注意事項
◾賽前準備
📍著裝衣物分層穿搭: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輕量防風防水外套。手套、防水襪保護末梢部分。雨天裝備重點是防水,超推薦雨衣、有帽沿的帽子、防水跑鞋與快乾防起泡襪。

比賽開始前,穿雨衣、舊外套或垃圾袋保持體溫,避免身體在等待時間冷卻。熱身時可多做跳躍或動態伸展,讓肌肉更快進入狀態。

◾賽中策略
📍分層脫衣:比賽開始後身體逐漸變暖,可分層脫掉多餘的衣物如外套或手套,但要保留適當的防風層。

📍適時補充水分與能量:天氣冷下仍可能脫水,還是要定期補充水分、電解質。天氣寒冷能量消耗更高,需準備能量膠或小型能量棒,方便隨時補充。

📍調整配速:開始時避免衝刺過快,因為低溫下肌肉未完全放鬆更容易受傷。
穩定的配速會讓身體產生適量熱量,避免過冷或過熱。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總名次女子組第一名 孟荷札雅。(圖/主辦單位提供)
▲雖然大家都說「跑者是防水的」,但是穿雨衣、戴有帽沿的帽子,都是雨天跑馬的推薦裝備。圖為2023萬金石馬拉松,女子組第一名孟荷札雅(Munkhzaya Bayartsogt)資料照。(圖/新北萬金石馬拉松大會提供)
◾賽後恢復
📍快速保暖:賽後要立刻換上乾燥的衣物,避免冷風讓汗濕的衣服降低體溫。裹上保暖毯或穿厚外套,保持核心溫暖。

📍補充熱量與水分:低溫下跑步容易消耗更多熱量,建議比賽後盡快補充溫熱飲品(如熱巧克力、茶)和高碳水化合物食品。

📍放鬆恢復:盡量避免直接坐在地面或寒冷處,可進行輕微的動態伸展或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心臟醫揭馬拉松注意「3徵兆」能及時撿回一命

此外,心臟科醫師劉中平也提醒,馬拉松算是比較激烈的運動,存在提升心臟病發的風險,造成猝死的危險因素包括有冠狀動脈阻塞、心律不整、肥厚性心臟病變, 特別容易發生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一旦出現胸口悶痛、頭暈眼前發黑、手腳發軟等症狀,務必要馬上停止運動,以免發生猝死危機。

◾胸口會悶、會痛,心臟突然加速起來:要小心是否心肌梗塞發作,或是心律不整產生了。

◾頭暈、眼前發黑:要擔心是否腦部循環不良,有可能是心臟無法供血到腦部了,也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

◾手腳發軟、不聽使喚:要注意是否血液循環不良,也有可能是電解質失衡,導致肌肉無法收縮。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郭亮增醫師部落格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