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球季迄今,「球不彈」似乎已成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的主旋律。然而,根據知名記者丹羽政善報導,即便整體打擊環境趨於艱難,效力於洛杉磯道奇的日籍球星大谷翔平卻以驚人的效率持續轟出全壘打,前46場賽事就累積17轟,創下個人最快速度,與賈吉(Aaron Judge)於2022年創下美聯單季全壘打紀錄(62轟)時的步調完全一致。
本季全壘打飛行距離下滑 大谷翔平也明顯下滑
根據數據分析網站Brooks Baseball提供的資料指出,2025賽季全聯盟的全壘打平均飛行距離僅376英呎,不僅明顯低於近十年平均的384英呎,更是自2020年縮水賽季以來的最低紀錄。而大谷翔平本季全壘打的平均飛距僅405英呎,排名生涯倒數第二,其中甚至有將近50%的全壘打飛行距離不足400英呎,顯示「球飛不遠」的趨勢相當普遍。
從另一指標「No Doubters」(意指全聯盟任何球場皆能輕易越牆的全壘打)來看,大谷翔平本季僅佔47.06%,明顯低於他過去幾季常見的50%以上比例,反映出即使擊球角度與力量理想,小白球似乎仍略顯笨重。

▲大谷翔平本季「No Doubters」僅佔47.06%,明顯低於他過去幾季常見的50%以上比例。(圖/路透/達志影像) 大聯盟偷偷改變比賽用球?道奇隊內部很有感
全壘打飛行距離縮水的原因為何?丹羽政善指出,有研究表明今年使用的比賽用球風阻係數(Cd值)顯著提高,該數字越大,飛行距離越短。根據伊利諾大學名譽教授Alan Nathan的研究指出,當Cd值變化0.01時,擊球初速為100英里時的飛距可減少約5英呎。換言之,用球物理特性確實對打擊輸出構成了實質影響。
道奇內部也對此感受深刻,三壘教練Dino Ebel直言:「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今年的球確實比較不會飛。」而隊友Max Muncy則表示:「原以為只是春天濕氣重導致球飛不遠,沒想到真的是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首次出現「球不彈」的情況。2022年也曾爆出類似爭議,當年聯盟為平衡過度膨脹的全壘打數據,疑似默默調整球的設計。而2025年根據目前觀察,類似策略似乎再度回歸。
大谷翔平開轟速度不受影響 無視物理罰則的怪物
儘管環境嚴峻,大谷翔平卻像是「無視物理法則的存在」,他不僅維持住聯盟頂尖的擊球表現,更以突破性表現反襯出自身進化的幅度,目前已經敲出17支全壘打,以開轟速度計算,本季上看60轟。洛杉磯天是對總教練Ron Washington便讚嘆道:「大谷翔平就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選手。」
在全聯盟打者面對低飛距與飛彈不足的現況下,大谷翔平仍然用事實證明了什麼叫做「超越環境的怪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數據分析網站Brooks Baseball提供的資料指出,2025賽季全聯盟的全壘打平均飛行距離僅376英呎,不僅明顯低於近十年平均的384英呎,更是自2020年縮水賽季以來的最低紀錄。而大谷翔平本季全壘打的平均飛距僅405英呎,排名生涯倒數第二,其中甚至有將近50%的全壘打飛行距離不足400英呎,顯示「球飛不遠」的趨勢相當普遍。
從另一指標「No Doubters」(意指全聯盟任何球場皆能輕易越牆的全壘打)來看,大谷翔平本季僅佔47.06%,明顯低於他過去幾季常見的50%以上比例,反映出即使擊球角度與力量理想,小白球似乎仍略顯笨重。

全壘打飛行距離縮水的原因為何?丹羽政善指出,有研究表明今年使用的比賽用球風阻係數(Cd值)顯著提高,該數字越大,飛行距離越短。根據伊利諾大學名譽教授Alan Nathan的研究指出,當Cd值變化0.01時,擊球初速為100英里時的飛距可減少約5英呎。換言之,用球物理特性確實對打擊輸出構成了實質影響。
道奇內部也對此感受深刻,三壘教練Dino Ebel直言:「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今年的球確實比較不會飛。」而隊友Max Muncy則表示:「原以為只是春天濕氣重導致球飛不遠,沒想到真的是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首次出現「球不彈」的情況。2022年也曾爆出類似爭議,當年聯盟為平衡過度膨脹的全壘打數據,疑似默默調整球的設計。而2025年根據目前觀察,類似策略似乎再度回歸。
大谷翔平開轟速度不受影響 無視物理罰則的怪物
儘管環境嚴峻,大谷翔平卻像是「無視物理法則的存在」,他不僅維持住聯盟頂尖的擊球表現,更以突破性表現反襯出自身進化的幅度,目前已經敲出17支全壘打,以開轟速度計算,本季上看60轟。洛杉磯天是對總教練Ron Washington便讚嘆道:「大谷翔平就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選手。」
在全聯盟打者面對低飛距與飛彈不足的現況下,大谷翔平仍然用事實證明了什麼叫做「超越環境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