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火鍋敗筆被找到了!台灣人一年四季愛吃火鍋,近年來街道上出現不少平價火鍋品牌,其透過親民的價格加上高CP值等特點,廣受眾多老饕喜愛。但過去就有民眾點評台灣平價火鍋「最大敗筆」,指出通常火鍋配料會有許多如蟹肉棒或魚餃等冷凍加工食品,搖頭認為它們的出現「根本是邪教!」意外引發網路討論。
平價火鍋公認敗筆是它!台灣人認了:根本邪教
有女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相當喜歡吃火鍋,但唯一不喜歡的是加工火鍋料的出現,好奇詢問「也有人跟我一樣嗎?不過龍蝦沙拉丸例外」,但她也在留言區解釋,認為火鍋料是加工食品,吃多會影響健康,所以都會詢問店家可否更換成蔬菜。
貼文曝光後,隨即引來眾多台灣人留言,「我覺得火鍋料是邪教的產品,有菜跟肉誰還要吃火鍋料」、「有同感,火鍋料讓人感覺不營養,口感又不喜歡」、「只吃原型食物,火鍋料只能接受豆皮」、「每天看火鍋料,都怕了,只吃蔬菜」、「我不會排斥,不過我自己吃火鍋會想吃白菜和肉大於火鍋料」。

▲有網友坦言愛吃火鍋,卻無法接受冷凍加工食品類別的火鍋料,甚至坦言「是邪教!」(圖/記者陳雅雲攝) 火鍋料被嫌不健康!店家「出1招」解決問題
所謂的火鍋料,以廣義來說指的是「火鍋配料」,涵蓋了肉品、青菜、豆製品或菌類等,這些皆可認定是火鍋料;但一般人所指的其實是狹義的火鍋料,如蟹肉棒、魚板、燕餃、魚蛋等冷凍加工食品。冷凍加工食品通常會出現在各大火鍋店中,不管是小火鍋模式,還是擁有自助吧的店家,都會將其放置菜盤或檯面上,供給客人享用。
近年來受到國人健康意識上漲,部分店家開始推廣「全肉鍋」或「全菜鍋」等產品,甚至部分業者也提供火鍋料煥青菜的服務,讓顧客可以避免吃到不喜歡的食材。以王品集團旗下的石二鍋為例,店家在菜單上就有針對愛吃肉、菜的顧客,推出「愛呷肉、愛呷菜」等方案可選擇,不僅讓顧客吃得開心,也能提升店家口碑。

▲王品集團旗下平價火鍋「石二鍋」,針對愛吃肉或菜的顧客推出「愛呷肉、愛呷菜」等方案,備受許多老饕稱讚。(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加工火鍋料為何不健康?營養師4招吃得安心
過去高敏敏營養師曾在臉書粉專表示,大部分加工火鍋料不外乎「高澱粉、高油脂、高鈉」,再加上為了品質、風味及保存期,一定會有添加物。雖說是合法使用,少量攝取不易出大問題,但對於追求健康的人來說,肯定與健康理念背道而馳。至於火鍋料怎麼挑選才安心?高敏敏營養建議遵守以下4大準則:
◼️第一招:選擇合格賣場
環境整潔衛生、低溫控管確保食品保存良好。
◼️第二招:標示清楚、包裝完整
不要亂買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
◼️第三招:視覺、嗅覺判斷
勿挑選產品有異味、顏色過於鮮豔、死白或暗沉的,如果結霜過多,也有可能是在冷凍櫃中存放太久。
◼️第四招:常理判斷
如宣稱未添加防腐劑,卻能常溫或冷藏保存過久,都可能是問題產品,切勿選購。

▲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大部分加工火鍋料不外乎「高澱粉、高油脂、高鈉」,再加上為了品質、風味、保存期,一定會有添加物(示意圖/取自pixabay ) 火鍋怎麼健康吃?正確做法一次看
最後高敏敏營養師也建議,吃火鍋湯底選擇普通清湯如大骨、蔬菜、昆布等,若想喝清湯得趁放料之前,下肉之後千萬不要再喝了;享用火鍋時多吃蔬菜,少加工食品,主食選擇麵類,能全穀類更好,白飯可以替換成高纖維的根莖類食物,熱量約是白飯的一半。
至於肉品部分,則建議選擇低脂肉品,避免高油脂肉片,如高油脂的霜降牛、梅花豬、五花肉、培根片等,以低脂的雞肉、里肌肉、牛腱、鯛魚片為主。若是愛沾醬的民眾,也建議以天然辛香料調味為主,選擇蔥、蒜、蘿蔔泥和辣椒,不要豆瓣、沙茶或是享用原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女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相當喜歡吃火鍋,但唯一不喜歡的是加工火鍋料的出現,好奇詢問「也有人跟我一樣嗎?不過龍蝦沙拉丸例外」,但她也在留言區解釋,認為火鍋料是加工食品,吃多會影響健康,所以都會詢問店家可否更換成蔬菜。
貼文曝光後,隨即引來眾多台灣人留言,「我覺得火鍋料是邪教的產品,有菜跟肉誰還要吃火鍋料」、「有同感,火鍋料讓人感覺不營養,口感又不喜歡」、「只吃原型食物,火鍋料只能接受豆皮」、「每天看火鍋料,都怕了,只吃蔬菜」、「我不會排斥,不過我自己吃火鍋會想吃白菜和肉大於火鍋料」。

所謂的火鍋料,以廣義來說指的是「火鍋配料」,涵蓋了肉品、青菜、豆製品或菌類等,這些皆可認定是火鍋料;但一般人所指的其實是狹義的火鍋料,如蟹肉棒、魚板、燕餃、魚蛋等冷凍加工食品。冷凍加工食品通常會出現在各大火鍋店中,不管是小火鍋模式,還是擁有自助吧的店家,都會將其放置菜盤或檯面上,供給客人享用。
近年來受到國人健康意識上漲,部分店家開始推廣「全肉鍋」或「全菜鍋」等產品,甚至部分業者也提供火鍋料煥青菜的服務,讓顧客可以避免吃到不喜歡的食材。以王品集團旗下的石二鍋為例,店家在菜單上就有針對愛吃肉、菜的顧客,推出「愛呷肉、愛呷菜」等方案可選擇,不僅讓顧客吃得開心,也能提升店家口碑。

過去高敏敏營養師曾在臉書粉專表示,大部分加工火鍋料不外乎「高澱粉、高油脂、高鈉」,再加上為了品質、風味及保存期,一定會有添加物。雖說是合法使用,少量攝取不易出大問題,但對於追求健康的人來說,肯定與健康理念背道而馳。至於火鍋料怎麼挑選才安心?高敏敏營養建議遵守以下4大準則:
◼️第一招:選擇合格賣場
環境整潔衛生、低溫控管確保食品保存良好。
◼️第二招:標示清楚、包裝完整
不要亂買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
◼️第三招:視覺、嗅覺判斷
勿挑選產品有異味、顏色過於鮮豔、死白或暗沉的,如果結霜過多,也有可能是在冷凍櫃中存放太久。
◼️第四招:常理判斷
如宣稱未添加防腐劑,卻能常溫或冷藏保存過久,都可能是問題產品,切勿選購。

最後高敏敏營養師也建議,吃火鍋湯底選擇普通清湯如大骨、蔬菜、昆布等,若想喝清湯得趁放料之前,下肉之後千萬不要再喝了;享用火鍋時多吃蔬菜,少加工食品,主食選擇麵類,能全穀類更好,白飯可以替換成高纖維的根莖類食物,熱量約是白飯的一半。
至於肉品部分,則建議選擇低脂肉品,避免高油脂肉片,如高油脂的霜降牛、梅花豬、五花肉、培根片等,以低脂的雞肉、里肌肉、牛腱、鯛魚片為主。若是愛沾醬的民眾,也建議以天然辛香料調味為主,選擇蔥、蒜、蘿蔔泥和辣椒,不要豆瓣、沙茶或是享用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