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不少人出現呼吸道症狀會懷疑自己染疫。而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提到,不只是新冠,其實流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也正在流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氏璧在臉書分享,近期因家人工作看診時,感受到發燒和有呼吸道症狀的病患較多,但替兒科患者檢查同時進行新冠和流感快篩,「幾乎沒撈到新冠,反而流感比較多」。

林氏璧說,自己去查了一下發現,疾管署每週在網頁公布合約實驗室呼吸道病原體分子生物學檢出情形,近四週(第18-21週)前4名,新冠並非佔比第一名。

林氏璧表示,數字是陽性分率,新冠的確有愈來愈多,從第18週開始明顯增加,最新的21週變佔比第一。順序變為,新冠病毒20.5%、副流感病毒17.9%、人類間質肺炎病毒17.5%、流感病毒11.1%。

在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部分,林氏璧說明,這在台灣早已有,且並不罕見,最近在2021年和2023年4月都曾有過流行;而今年大概從第10週開始增加,一直流行到現在。

林氏璧表示,這個病毒可以想成是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的親戚,目前還沒有疫苗也沒有抗病毒藥物,因此醫師除非是想找個答案,否則也不一定會做檢驗。

林氏璧提到,這個病原體檢出情形在去年以前是採病毒分離、培養與鑑定的檢驗方式,但資料呈現就會有些時間差,因為病毒的培養不像細菌這麼快。自2025年起,檢驗方式調整為以分子生物學檢驗,因此可以更快速的呈現目前呼吸道病原體的流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