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風俗/盤點 大陸全國各地過春節的特色習俗

北京糖葫蘆。
北京糖葫蘆。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老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女孩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一頂新氈帽! 』老北京人過年,一般從『臘八』開始,一直延續到元宵節後。舊時北京的一首民謠中說:老婆老婆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新華網報導, 現在的春節已經和老北京過年不完全一樣了,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老北京過年那些老理兒。

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中國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農曆十二月稱臘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臘八粥傳說來自印度天竺,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法寶節』。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雲南年俗

雲南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但那『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不僅『書寫』方式不同,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著自製的春聯,合唱立腳點《祝年歌》,依序在院裡院外、菜地果園和田邊地角為萬物張貼。因為邊貼邊唱,白族的春聯被稱為『歌聯』。大門上貼的是春樹和大象的圖案,由家中年紀最大的老人製作,最小的娃娃粘貼。一邊貼一邊唱『春回大地百福生,萬物更新千祥臨;戶對青山六畜旺,門含田疇五穀增;豐衣足食家和順,國泰民安享太平』這樣的民歌。

貼好大門的『歌聯』,接著貼堂屋門、樓門、房門、廚房門,再貼犁、耙、鞍等生產工具,最後貼花草樹木……『歌聯』貼到什麼東西上面,就以那種東西為『主題』,唱首『聯歌』表達『聯意』。如貼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紙,人們唱的『聯歌』是『竹報平安值千金,清白傳家振家聲;東風得意花千里,紅日高照萬木春。』這種剪紙、唱歌融為一體的『歌聯』,堪稱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上海的過年習俗

舊時,一到春節乞丐就多起來了。有一種乞丐,他們不是因為家中貧困而去行乞,而是為行孝道。據傳,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歲有一道鬼門關,只有吃了『百家飯』才可安然無恙度過這一關。於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們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門去討飯給自己的父母吃。還有一種乞丐俗稱『叫化子』,他們乞討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紅紙裹著菜頭掛在竹桿上,每到一家門前就說菜頭到,生意好,懇求施捨,這叫『送菜頭』。

有的用紙和竹絲做成牛狀,到家家門前說盡好話,吉利話,以求施捨,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些小鈴後古錢,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家人會像搖錢樹一樣,財源滾滾而來,這叫『搖錢樹』;有的乞丐身穿佛衫,頭戴神像面具,化裝成財神菩薩的模樣到各家的宅院內狂奔亂跳,以示財神菩薩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裡雖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乞丐還是樂善施好,給一些乾糧和其他食品,解放後這些行乞方式早已絕跡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為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初一至初五期間各家走親訪友,互祝新春快樂,並互贈禮品。期間,各寺廟香火遠比平時旺盛,特別年初一早晨,上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而且特別早,要趕燒頭香,城外的壽安寺和中興鎮的廣福寺是最熱鬧的地方。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稱上元節,俗稱正月半,人們以正月事五至二十為元宵燈期.舊時,在元宵節前,家家戶戶用糯米粉做成各種形狀的糕糰,有的形似古代絹團,銀子,還有的形似小雞、小鴨、鯉魚、棉鈴、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下午人們還將這些食品作為祭品,去墳上拜祖宗,祭田頭,晚上,人們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狀各異的燈籠,後甩火球,後過三橋,盡心遊玩,在正月半點燈籠的習慣十分盛行。

燈籠的形狀有兔子燈、鯉魚燈、五角大樓型燈等,燈掛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風味,如把眾多紅燈排成字形或者各種圖形,燈內點上蠟燭,用竹桿高高掛起,這叫『拔紅燈』,在鄉間沒條泯溝東西之間插一根竹桿,然後掛上紅燈籠,一到晚間,點上蠟燭,頓時似同白晝,登高望去,熬是好看,這叫掛銚燈,在橋口紮成彩樓,上面掛滿各式奇異的燈籠,晚間這裡又有一番風情。此外在元宵之夜還有跑馬燈,調獅子,甩田財,請坑三娘娘,上元節女孩等名目繁多的活動。

俗話說:『吃了兩頭大,各人尋頭路』,正月十六後,歡慶的人們各自重歸各行業,至此,春節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解放後,鬧元宵,趨於簡化,但吃餛飩,做絹團,圓子和小孩玩燈的習俗尚存,並賦予新的含義,特別在縣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掛彩燈,放煙火更是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有的傾家而出,上街觀燈。奇特的煙火,絢麗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徵著日益繁榮昌盛。

一千多年來,我們的先輩已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們長期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各種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凝聚了先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放映了他們的樸實、勤儉的優良品質。

當然在傳統習俗中的另一面也夾雜著一些落後、愚昧的內容。人們的傳統習俗隨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也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愚昧走向科學。本文所載的一些舊時習俗隨著文明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有的已被摒棄,有些習俗被注入新的內容,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在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要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新風俗,加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力度,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在歡度傳統佳節時,不能忘記樹新風、破陋俗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陝西的過年習俗

春節民俗,在大陸全國各地大同小異。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歲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把陰曆的『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為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凶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準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麵,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幾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裡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進入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日,過年便正式開始。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乾淨,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臥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

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闔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還有以觀看天氣的好壞預測五穀六畜是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天氣都有預示。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穀(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谷米貴如金』。



正月正鬧花燈

月裡來鬧花燈,家家戶戶迎新春,形形色色的鬧燈構成了陝西年俗的一大景觀。西安正月十五『張燈』,可上溯至漢代。正月十五日,古代稱這一天為上元節,這天的晚上稱『元夜』,亦稱『元宵』,漢文帝每到這一天晚上,即令張燈結彩,並出宮賞燈,與民同樂。從此,西安元宵節張燈的傳統就興起了,它顯示了人們能夠過上『文景之治』那樣的社會安定、豐衣足食的好年景,並一直流傳至今。

西安的城牆、革命公園幾乎年年都要舉辦花燈展。近年來,西安城牆的花燈展一年比一年規模大,從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中棄惡從善,尊老愛幼,祝年景『風調雨順』,社會『吉祥如意』,人民『福祿康壽』,到反映在此建都的十三個王朝的典型故事都有,構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民俗和歷史畫卷,觀眾不僅從花燈裡可以讀一回西安的王朝史記,而且可以感受到具有濃郁三秦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

在陝北,正月十五要『轉燈』。各村鎮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陣,人們都去『轉九曲』,又叫『轉燈』。九曲方陣由361根高粱稈栽成一個方陣圖,稈上掛著367盞油燈(現已換成彩燈),方陣沒有重複路途,有人把它叫作九曲黃河陣。入夜,鑼鼓嗩吶齊奏,就可以轉九曲了。『轉九曲』從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連轉三晚。當地有一種說法,『轉九曲』活九十。『打花』也是燈節的一個特色活動。這是一種土製煙花,把銅和鐵溶化成銅水及鐵水,再倒在放有濕沙的木板上,一齊拋向天空,在向下墜落時,將其打散。這種古老的煙火比之現在的一些煙花更有情趣。

花燈是隴縣傳統的民間工藝品,花燈造型奇特,有天燈、龍燈、八卦燈、花籃燈、花鼓燈、蟾蜍燈、白菜燈、紅紗燈、火罐燈、走馬轉燈、串珠彩燈等等。春節期間,親友互相拜年要互贈花燈。舅舅給外甥送燈,一直要送到十二歲,最後一年的送燈叫『完燈』。正月十五燈節,熱鬧之極,街道上萬家燈火,燈市把縣城裝點得五光十色、火樹銀花,買燈、觀燈的人流熙來攘往。家家戶戶都要在院內懸天燈,門上掛門燈,連住在樓房裡的人家,也要把燈懸掛在陽台上。孩子們成群結隊挑燈走街串巷,叫『遊燈』,而大人們則提上火罐燈、帶上供品到祖墳祭祖,叫『祖塋掛燈』。

溫州的過年習俗

過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過年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曆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乾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簷椽上密密麻麻地紮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裡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裡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裡,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曆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準備乾乾淨淨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闢邪,所以常在門前設置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闔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儘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隻朱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蔔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裡,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曆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徵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豔,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如今,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已不局限於紅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款式也變得多種多樣。

過了農曆正月十五即元宵節,年也算過完了。

近年來,市民的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彩,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有的家庭正月選擇外出旅遊,部分年輕人對過年也越來越淡漠,他們對過年的熱情還不及某些西方節日。對此,潘一鋼仍舊認為:『春節是任何節日都代表不了的,觀念的改變只是證明文明程度的提高。』



重慶過年習俗

重慶在大陸有山城和霧都的稱號,在那裡過春節,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臘梅花。報導稱,當地人喜歡春節在家裡擺上淡黃色的臘梅花,其花瓣帶有清香的味道。

重慶南山盛產臘梅花,從臘月開始,不論你到花市還是在普通街道,到處都能看到來自近郊的農民身背背籠,裡面裝滿含苞待放的蠟梅花。在街上,你經常能碰到手持蠟梅花的市民,它的價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幣兩元。

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更喜歡用鮮花來裝飾房間。重慶港務局宣傳部長李學勤表示,她喜歡春節在家裡擺上一大束紅玫瑰,紅色給人熱烈和紅火的感覺,與春節氣氛很相襯。

報導還寫到,提到春節,不能不提年夜飯。大陸北方年夜晚最後一道一定吃餃子,重慶人則必須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他們在湯圓的數量上有許多講究。例如正在讀書的學生,一般家長會讓他們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學業上不斷進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通常是一邊打牌,一邊看大陸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打牌主要玩鬥地主(誰先出完牌誰就是贏家)或者是麻將,也有的一家人一邊做湯圓一邊看晚會。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點以後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點,一家人會將提前準備好的小氣球踩破,發出類似鞭炮的響聲,以示辭舊迎新。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開車到郊區,在劃定的地方盡情大放一番。那些在農村有親戚的重慶人會乘機到鄉下放鞭炮,過過癮。

大年初一,重慶人不出門守在家裡。重慶晚報記者陳雪蓮說,大年初一家裡不能掃地和倒垃圾,這樣做會掃走家裡的財氣。那天不能睡午覺,當地人成為『黴睡』,是一年倒楣的意思。當然,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須說吉利話,不能說喪氣話,預示來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開始拜年,當地人稱為『走人戶』,意思就是到親朋好友家裡拜訪。重慶人還喜歡初二之後吃『轉轉飯』,就是到親戚之間輪流吃飯,一家負責一天的飯菜。通常吃飯後打牌,大家一邊打牌,一邊聊天。



當地人拜年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也就是大陸的燈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所有房間的燈都要亮著,家家戶戶吃湯圓。而且這時候經常是搞燈展的時候,大街小巷,燈火通明。各種民間慶祝從十三就開始了,有表演魚翁和蚌仙,踩高蹺,耍獅子等。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著春節結束了,人們又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東北的過年習俗

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就特別多。

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年夜飯後吃凍梨

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正月不剪頭

東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裡剪頭。『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

初一初二不掃地

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老北京的春節廟會

春節,俗稱過年。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嶽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五顯財神廟』的正式活動從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財神廟進香者,除钜富顯貴外,絕大多數是騎自行車。他們多身著各種綢緞的棉袍,外罩馬褂或坎肩,頭戴細氈禮帽。香客們從城裡出發出廣安門向南,當然基本順風,(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廣安門就須逆風而行了。

紙魚,用一根竹劈兒綴上白線拴好,以便手提;還有成串的、泥胎、外糊金銀箔的金銀元寶,也拴在竹劈兒上。另外還有一種蔔碌碌帶響的風車。這種風車系用細篾兒和彩紙條兒糊成風輪,安裝在秫秸架子上,每個風輪帶有白線拴好的一對小鼓腿兒,敲打著一個泥塑蒙紙面的小鼓,大風一刮,蔔碌碌直響。

這種風車有單一的,有四個以至十幾個連在一起的。傍晚,太陽平西的時候,你只要仁立街頭,就能見到一輛接一輛的自行車形成了湍急的車流.

香客們求財心虔,哪還管你撲面而來的五、六級大風呢!臨近財神廟一里里餘,路旁遍設香燭表紙的攤子。入廟首要就是參拜財神。只見殿內香煙絛繞,燈燭通明,也能聽到鐘磐悠揚之聲。這時殿裡殿外,熙熙攘攘,擁擠不堪。敬神已畢,除可以在廟內品嚐一些北京的風味小吃外,最重要的則是『請』上一些別具特色新福商品。

這裡有大小不等的『福』、『壽『』字的紅絨花和剪金紙花;還有長尺半、闊半尺的印有金鱗圖案和『吉慶有餘』、『吉祥如意』等吉利話的大紅香客們在車前的燈叉上插著一隻或大或小的風車,車把掛滿了成串兒的金銀元寶和紅紙金鱗魚;頭戴氈帽緞帶的隙縫中滿插紅絨花、金『福』『壽』字和孔雀翎——他們神采飛揚地『勝利』返航了。一路行來,只聽風車蔔碌碌亂響,紙魚撲楞楞隨風招展;又見凱旋的香客滿頭金碧輝煌,滿面春風,真好像從趙西元帥那裡得來了無盡財源似的。

各自抵家,絨花金宇分贈家人,元寶、孔雀翎插在神桌的撣瓶裡,大風車就高掛在北京住家院中特有的棗樹上。這時滿眼的財喜氣,充耳的風車聲,年意盎然,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出朝陽門約五裡之遙的東嶽廟,也是春節時重點廟會之一。東嶽廟建築雄偉高大,氣勢非凡。尤其山門對面的『琉璃牌坊』堪稱一絕。這牌坊系由黃綠兩色帶有浮雕的琉璃磚瓦所築成,高約六、七公尺,闊約十數公尺,兀立在東嶽廟前。

東嶽廟內所供奉的神祗可分三類:一為東嶽大帝,這是人所共知的;二為地獄陰司之神;三曰喜神,即所謂『月下老人』,並建有『喜神祠』。其中尤以執掌地獄陰司之『七十二司』和喜神祠最能吸引香客。『七十二司』,即傳說中陰曹地府裡執掌對來自陽世的善惡鬼魂給以獎懲的『執法官』。以前廟內還設有『閻羅寶殿』。殿中塑有牛頭馬面、勾魂使者、小鬼、夜叉之類的陰司『皂隸』。



他們有的勾鎖亡魂,有的押著所謂陽世間的『惡人』在濫施非刑。什麼上刀山,下油鍋,大鋸鋸,上磨研以及敲牙割舌、過奈何橋等,真是陰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當初有個別小鬼行刑場面的塑像前還設有『機括』。只見小鬼們雙手高擎鐵鏈,正欲拘拿亡魂。其青臉紅發,鋸齒猿牙的凶惡相令人望而生畏。但因殿內光線陰暗,香客們好奇心勝,必欲走近以窺端倪,誰料剛一上前,恰好踩中消息,只聽嘩啦啦一響,小鬼猛抖手中鎖鏈,不偏不倚,端端地套在了那倒楣香客的脖子上。

事出不防,香客們心中早已是恐懼不安的了,陡然經此一嚇,竟有當場斃命者。以後,事出多起,在輿論的壓力下,也就將這種滅絕人性的玩藝兒拆掉了。而『喜神祠』卻是與它截然相反的一種情況了。男女青年,或單獨,或成雙地到月下老人的塑像前虔心祝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也有父母來為子女祈福的。

西便門外的白雲觀是春節期間開放時間最長、香火最盛、最具特色的廟會之一。且設有各種新奇別緻的玩藝兒,其中包括初八的『順星』和十八的』會神仙』,雖屬宗教儀式,但也新鮮有趣。

上午八時左右,這裡早巳萬頭攢動了。門口遍布賣小吃的攤販,所賣小吃也與其他廟會大同小異。但是終究太早,生意還比較清淡。而最熱鬧的一幕卻是進山門時的『摸石猴兒』。觀門呈拱形(共三門,中間大,兩翼小),門的內圈系以一弧形石雕為飾。石雕的左下方有一石猴浮雕,傳說人們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即使患病亦可痊癒。當然這純系無稽之談,但遊人則必欲摸之而後慰。久而久之,『摸石猴兒』也就成為新正逛白雲觀的傳統節目了。長期經人們的撫摸,山門上彎窿般的石雕,別處依然呈青砂石的深灰色,唯獨這個小猴兒被摸得呈光瓦亮,特別逗人喜愛。

進得門來,第一進院落中有三座石橋,但橋下無水。三座橋只開中間一個橋洞,洞中朝東西方向平分開,兩側各設一方桌,桌上有兩位道士分東西盤腿打坐——從早開山門起,一直坐到傍晚遊客散盡他們才能如釋重負地回堂休息。『溜溜』一天,也真夠辛苦的了。他們是白雲觀的主要節目,也是過年廟會的主要財源之一『打金錢眼』的一對『活道具』。他們所坐的橋洞上端,東西各高懸一直徑約為兩尺、厚為三寸餘的紙胎,上麵糊以金紙的大金錢。

金錢是用紅絨繩從南北兩端繃緊的,中孔內系一小銅鈴。在東西兩側橋畔,設有許多以現鈔兌換已不流通的製錢攤子(多為本觀道士經營),以一角錢兌換十個製錢。遊客們即於兩側橋面上瞄準相距五公尺開外的金錢孔上的小銅鈴投擲。誰能打得准,把銅鈴打中打響,這一年他就會順順當當兒,事事如意。這就是著名的『打金錢眼』。因距離較遠,銅鈴又小,能打中者,純系偶然。不過人總是要試試『運氣』,即使花多少錢去兌換製錢也在所不惜。

繞橋後,再進一院落,即為『順星殿』。這裡是廟會中求簽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日,香客來自雲觀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



西江水上人家春節風俗

在粵西北的西江肇慶段『小三峽』水面上,至今還生活著一些以船為家的『水上人家』。這些漁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們大多在船上做飯,大多依然燒木柴。漁民們還喜歡在江岸邊空地上種上番薯、油菜、蔥、蒜苗等,補貼生活。

過春節了,漁民們在住處貼上了吉祥祝福的紅幅,他們喜歡在船頭貼上『一帆風順』,在船艙上貼『萬事順意』和『老少平安』,還有獨特的金錢剪紙圖案的『紅錢』,此外還要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祭品主要是腐竹(福祿)、芹菜(勤勞)、大蔥(聰明)、生菜(生財)、桔子(吉祥)、蘋果(平安)和馬蹄、慈菇(皆寓生育)等等。

湛江的春節

同大陸其他地方一樣,春節是民間最隆重、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但湛江的春節也有本地的特色。農村春節,一般從準備到結束約一個月時間,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作準備,內容包括整修房子、購置傢俱、添換新衣裳、採辦各類年貨等。年貨有蔗糖、糯米、年畫、對聯、糖果、餅乾、炮竹之類,一年所掙之錢大部分用於春節。

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傍晚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新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對聯大多與福財之類有關,軍烈屬則在大門貼上由民政部門發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對聯,廚房、豬、雞欄則貼『足食』、『六畜興旺』等橫批。團圓飯後則是分壓歲錢。12時正,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

大年初一,農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殺生、忌倒水、忌掃地,部分農村尚習慣吃齋。年初二開始走親串友,你來我去。此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鎮均有舞獅、遊神、飄色遊行、做大戲、武術表演、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延續半個多月。

香港過年習俗

農曆新年是大陸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大陸人不識。然而,在香港?『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街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裡裡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福建年俗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鬥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

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廈門歲次民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