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小學生狂吞綠藻保健品 手掌驚變色

▲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都在NOWnews今日新聞。(圖/翻攝自網路)
▲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都在NOWnews今日新聞。(圖/翻攝自網路)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保健食品有吃有保庇?多吃無妨?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自「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2007年上線以來,累積接獲180件吃保健食品吃出不良反應的案件。其中一名年僅10歲的小學生,在爸媽鼓勵之下,每天吞2、30顆時下盛行的綠藻類保健食品,2個月後,手掌竟變黃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諮議小組召集人陳俊榮表示,家長當時也嚇壞了,所幸只是色素沈澱,停止食用之後,顏色漸漸退去,他提醒,有些保健食品多是給成人食用,小朋友最好避免。

不只保健食品容易吃出問題,藥品與日常食物混吃也有禁忌,另一名60多歲婦人,就因為老是流鼻血、身上有瘀青,就醫才發現,自家種韭菜因而天天吃韭菜的她,同時在服用抗凝血劑,兩者交互作用,才讓出血風險大增。

食藥署強調,市售健康食品及一般膠囊錠狀食品雖然是「食品」,但因經過濃縮、萃取、加工等製程,濃度和含量已不同於一般食物,食用時除應依照建議劑量攝取之外,更要注意身體反應,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或需要長期服藥的人,都須提防影響療效或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發生機率。

食藥署舉例,像有心血管疾病、正在服用抗血小板劑或抗凝血劑的病人,一旦吃魚油、海豹油、銀杏或維他命E等保健類食品,可能影響人體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風險;而含紅麴或納豆成分的保健類食品,因其成分結構與史達汀類降血脂藥品成分類似,也應避免與降血脂藥併服,以免增強藥效,引發肝臟或肌肉相關病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