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到美國制裁令打擊,俄鋁股價昨天急挫 50.4%,跌至 2.3 元,成交 5.96 億元。據了解,渣打以及花旗等銀行,昨天均暫停替客戶買入俄鋁股份,但原本已持有俄鋁股份的客戶仍可以賣出。不過,並非所有銀行均採取「只賣不買」的政策,例如永隆、大新等昨天仍如常交易。
證監會和港交所昨天均表示拒絕評論個別事件。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並沒有收到監管機構通知要暫停俄鋁的買盤。他表示,俄鋁沒有停牌,沒有理由限制客戶買賣俄鋁。
《星島日報》引述天智合規顧問董事鍾婉怡表示,技術上即使中介人在香港違反美國的制裁令,美國也不能在香港執法,但一些美資或跨國金融機構則會特別小心,因為擔心在美國的分公司會因此遭處罰。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秘書處黃王慈明表示,暫時未聽聞有基金因此受影響。
雖然制裁令提及,促使受制裁者的債務及股權,由一名非美籍人士轉讓給另一名非美籍人士,並不一定在限制之列。不過,有金融界人士認為,有時很難確認交易人士是否美籍,採取較保守的做法亦無可厚非。
俄鋁指出,美國的行動可能令該公司的信貸責任出現技術性違約,並正評估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受事件影響,俄鋁可能延遲寄發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年報,並將就此盡快另行刊發公告。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這是美國首次將制裁範圍擴大至「明知故犯地為或代表 (有關公司或個人) 促成重大交易」的非美國籍人士,這項規定勢將引發比過往制裁更大的波紋,勢對全球貿易有更深影響。法律界人士指,美國的新制裁規定促使全球的銀行、商品交易商,更審慎處理可能關係到受制裁俄國個體的任何美元標價交易。
俄鋁目前佔全球鋁材供應不到 6%,但卻是中國最大供應商,同時是美國第二大供應商,僅次於加拿大,有超過 1 成的鋁材產量出口到美國市場,約值 1 兆美元,如今要另謀出路。
雖然倫敦金融交易所稱會繼續讓俄鋁的鋁材進行交易,但法律界和市場分析師則表示,非美國買家難免會有戒心,深怕買俄鋁的鋁材可能違反美國法;即使它們並非在美國法管轄地,但恐防會墮入法網。
接近俄鋁老闆歐柏嘉的人士說,情況變得「非常複雜」,各方都在諮詢律師意見,以求更了解新制裁牽涉的風險。倫敦著名律師行 Peters & Peters 合夥人奧卡恩稱,有關制裁將令所有西方銀行更難於與這些公司或個人交易。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