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島變身/台灣剩食風暴 這群年輕人用紅蚯蚓處理廚餘

▲和漢宴席大餐,餐點融合了中日式的精髓。(圖/義大皇家酒店提供)
▲和漢宴席大餐,餐點融合了中日式的精髓。(圖/義大皇家酒店提供)

記者劉雅文/台北報導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回收觀念逐漸普及到每個家庭,但在家用垃圾當中,其實有很大部分是廚餘,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扔掉約13億噸的食物,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食物,更是還沒進入人們的胃,就在生產、收割、運送、消費的過程中被浪費了,超過50%的食物浪費集中在餐廳及消費者端,但與此同時,全球還有約20億人,面臨營養、食物不充足的環境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焦點拉回台灣,根據環保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廚餘回收量超過59萬公噸,這些廚餘桶堆疊起來,大約是1萬3500座台北101的高度,這畫面光用想像就很驚人,所以若是能夠做好廚餘回收,事實上對垃圾減量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要怎麼做好廚餘回收呢?行政院核定了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撥了18億經費規劃要設置北、中、南至少3座廚餘生質能源廠, 目前台中廠第一階段已經建置完成,其他地區包含台北、桃園、台南、高雄等共5座生質能源廠,預期將於2021年底前完成。

現有的台中廠從今(2019)年10月開始試運轉,第一階段對於生廚餘發電下手。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副總隊長林健三表示,長遠目標還要加入熟廚餘發電,目標每日處理量要達到150公噸的廚餘,這樣換算下來一年可以發電887萬度,以台電資料每戶每年用電量3504度估算,一年可以供應2531戶用電。

林健三強調,目前台灣廚餘回收率僅有10%,大量的廚餘其實都進了垃圾桶中,除了加強家戶宣導,甚至未來環保署也打算研擬新建大型區域堆肥廠,希望從大的直轄市來著手,目標每天處理至少10噸廚餘。

而觸角延伸到地方政府,台北市政府正在致力推行廚餘減量。台北市環保局廢棄物處理管理科科長李旻壕指出,廚餘是水、油、食物的混合體,如果沒有瀝出多餘的水跟油,不僅難做成肥料,後端處理上也耗時。

▲為了廚餘減量,台北市環保局從家戶廚餘瀝去油水的教育跟宣導做起。(圖/北市環保局廢棄物處理管理科提供)

根據統計,2018年環保局清潔隊的每日廚餘量大約178.86公噸,今年前8月累積平均每日171.24公噸,而這170公噸的廚餘,最大的來源就是家戶,占了140公噸,台北市環保局目標全年減量5%,因此首當其衝就是從家戶廚餘瀝去油水的教育跟宣導做起。

此外,李旻壕也提到,2018年全年度共將2419公噸(破碎脫水廚餘)委外給業者,每年大約會回饋30到40噸的有機質肥料,再發放給民眾作為田園城市使用,甚至為了從源頭解決問題,也跟37家業者(所屬296家分店)已經簽署惜食公約。

不僅如此,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也針對剩食議題做出建樹,10月中旬開始從社會住宅下手,打造了剩食交流平台,鼓勵住戶捐出未食用的蔬菜、水果、糕餅類等乾果食材,提供其他住戶分享,減少源頭的浪費,甚至有健康社宅青創戶,還在社區辦過剩餘食材包水餃活動,目的都是為了不要讓食材剩餘浪費。

▲健康社宅青創戶,為了不讓食材剩餘浪費,還在社區辦剩餘食材包水餃活動。(圖/北市都發局住宅服務科提供)

其實,不只是政府意識到這個問題,由一群台灣年輕人所創立的「新創團隊生物實驗室Bionicraft」,也對廚餘議題相當關注。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建築科系畢業的創辦人趙晟翔,在一次走訪掩埋場的過程中,正視到大量廚餘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問題。

於是他帶領團隊開始製作居家廚餘處理器,打造了Biovessel ,它內含土壤以及1200隻的紅蚯蚓,只要將葉菜、果皮等生廚餘投入後,紅蚯蚓自然的消化、分解以及排便,就能生成天然的有機肥料,而且甚至不會產生酸臭味,目前不僅外銷,也提供國內餐廳業者與民眾使用,累積已經回收至少20噸的餐前廚餘。

▲新創團隊生物實驗室Bionicraft,打造了居家廚餘處理器,可以將廚餘全自然生成有機肥料。(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居家廚餘處理器,將葉菜、果皮等生廚餘投入後,紅蚯蚓自然的消化、分解以及排便,就能生成天然的有機肥料。(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透過濕度、酸鹼度、光照度管控,就能維持盆內紅蚯蚓有個穩定的生存環境。(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營運總監楊凱雯分享,他們甚至更進一步直接透過廚餘,打造成100%有機盆栽「Alphapot」,將每公斤廚餘像是葉菜、茶葉、稻穀等,經過曬乾去水、攪碎加入植物性的膠,再用模具180度熱壓,做成一個重僅150克的盆栽,甚至可直接移植埋入土壤中,只要大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能逐漸被大自然分解,甚至轉化為植物所需的營養。

▲新創生物實驗團隊也直接透過廚餘,打造成100%有機盆栽「Alphapot」。(圖/記者劉雅文拍攝)

如果能從每個人出發,意識到廚餘對環境造成的問題,從源頭節約食材不浪費,再加上後端的正確回收處理,廚餘、剩食減量,就能達到對環境最大的幫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