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劉仕傑/中國有毒、台灣前友邦好慘,真的嗎?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2016年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潛藏外債暴增到7000萬美金,連進口石油及媒礦的錢都沒有,被網友稱為台灣斷交國中「最慘第一名」。(資料照/美聯社/達志影像)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於2016年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潛藏外債暴增到7000萬美金,連進口石油及媒礦的錢都沒有,被網友稱為台灣斷交國中「最慘第一名」。(資料照/美聯社/達志影像)

文 / 劉仕傑

這兩天有篇關於與台灣斷交後的國家「慘況連連」的新聞在網路上流傳,身為前外交官且曾經派駐在大使館的我,心中覺得感慨萬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篇新聞列出與台灣斷交的國家包括:2016年12月聖多美及普林西比、2017年6月巴拿馬、2018年布吉納法索、 2018年薩爾瓦多及2019年9月索羅門群島。細看新聞報導的內容,不難發現這五個國家案例的現況描述角度不一,例如聖多美及普林西比的部分引用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一篇新聞稿,但如果點進去 IMF 新聞稿專區,其實不難發現那只是 IMF 針對不同國家的例行政經報告。又如在布吉納法索的案例中,引用的是 CNN 所報美國大使館因為布國治安惡化而下令使館家眷撤離。總之,國內這篇新聞標題為誘導式的「中國有毒?」,但文中的五個案例究竟是不是皆與中國高度直接相關,則見仁見智。

作為曾在前線捍衛邦交的外交官,我心中的確也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讓部分國家陷入了債權陷阱( debt trap ),斯里蘭卡新任總統想收回漢班托塔港口即為一例,但我對於「與台灣斷交,所以這些國家自作自受」這類的網路輿論其實並不贊成,原因之一是,國家建立( state building )是一個多變數的複雜過程,在這些開發中或是低度開發國家中,有太多因素影響他們的政經發展,包括外援、當地政府廉潔或政府效能、文化、歷史、地緣政治現實及民主制度是否完善等。換言之,「與台灣或中國建交的二選一」只是影響這些國家發展現況的眾多因素之一,至於影響的程度在不同的國家則有不同的比例。

以我曾經派駐帛琉大使館的經驗觀之,台灣派駐在當地的台灣技術團、國際醫療合作資源、水產及畜產華語教師都得到當地政府及人民的高度肯定,但平心而論,多年來中國也不斷利用各種民間管道橋接當地官員試圖畫著龐大資源大餅,誇口誘惑能夠協助當地經濟發展。中國在搶奪台灣的邦交國後,究竟是完全撕毀原先援助承諾,對當地政府治理造成負面影響,抑或的確輸出可觀資源協助當地經建民生,其實應該要就各個案例逐步客觀分析,而非地圖炮似地以偏概全,才能作為我國外交國安團隊有用的分析情資。

再退一步來說,國人也可以藉機思考一個問題,亦即,在與對方沒有邦交的前提下,台灣的援外思維究竟是什麼?以台灣的經濟實力而言,「援外」與「建交」兩者之間是否為零和思維?對於與我們斷交的國家,我們在憤慨難平之餘,究竟應該「看到他們政經崩壞而沾沾自喜」,又或者是思考台灣可以試著有更溫柔的援外思維?

●作者:劉仕傑/流線傳媒國際公共事務總監、前中華民國外交官,曾派駐中華民國駐帛琉大使館及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