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日韓流行文化崛起 亞洲勢力塑造全球下一個10年

▲近幾年韓國偶像團體的海外粉絲顯著增長。(圖/翻攝自韓國文化部官方網站)
▲近幾年韓國偶像團體的海外粉絲顯著增長。(圖/翻攝自韓國文化部官方網站)

國際中心林孝萱 / 綜合報導

在台灣及其他東亞地區早已對「韓流」和「哈日族」見怪不怪,隨著日韓兩國軟實力的發展,過去十年,日韓的偶像團體、影視產業在歐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西方世界也開始注意到東亞流行文化的魅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有線電視網《 CNN 》娛樂專欄分析,從 2009 年至今美國娛樂產業仍佔據英語系國家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日韓流行文化出口的影響力正穩定上升。從 2012 年韓國歌手 PSY 的「江南 Style 」席捲全世界,2015 年日本富士電視台實境節目《排屋公寓》爆紅,如今高端時尚雜誌《 Vogue 》和《 Elle 》等都會定期刊登韓國美妝產品,而韓國藝人也成為歐美各大品牌的代言人。

▲韓國女子團體 MAMAMOO 成員華莎。(圖/翻攝自 Vogue Korea )

以影片串流平台 Netflix 的日本收納達人近藤麻理惠( Marie Kondo )為例,她的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在《紐約時報》的記者介紹後引起關注,近藤甚至入選 2015 年《時代》週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 100 人」。節目內容在網路上爆紅,許多美國觀眾表示,日式收納哲學增加了他們生活中的幸福感,進而帶動美國慈善捐贈和二手商店的增長,有評論甚至認為日本文化改變了美國大量消費的習慣。

▲日本收納達人近藤麻理惠( Marie Kondo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而韓國偶像團體則帶給西方社會一種新鮮的音樂錄影帶類型:大筆的拍攝預算、精緻的編舞,這類動感十足的 MV 打破了許多 YouTube 觀看紀錄。



日前英國時尚雜誌《 GQ 》將 YG 娛樂旗下女團 BLACKPINK 的《 Kill This Love 》評選為 2019 年度十大最佳歌曲之一,認為這首歌如「試紙」般打動不喜歡 K-POP 的歌迷,並稱讚女團如同「雅馬遜女戰士」般勇往直前,創造了該產業的全新水準。

統計數據指出,過去的 10 年,亞洲旅遊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亞洲區域內部(中、泰、日、韓等地)的旅遊成長率為 2.7% ,高於全球國際旅遊,趨勢顯現亞洲將會重塑全球旅遊的標準。其中功不可沒的大功臣就屬這些帶動韓流的偶像團體,航空公司、觀光單位相繼與 EXO 、 BTS 等團體合作,營造韓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同時吸引大量觀光客。



解析 K-POP 可以發現,韓國實際上揉合了各類元素,達到了青出於藍更出於藍的境界,其曲風受到美式文化的影響甚遠,而偶像的營造方式更是起源於日本的「アイドル」( Idol )的成功模式。

以韓國素有國民選秀節目之稱的「Produce 101 」為例,即使近日爆發練習生出道名單內定的風波,不可否認的是,該節目確實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韓國偶像產業演變至今,甚至能夠「逆輸出」回偶像的發源地日本。而韓國偶像團體成員也從純韓國籍,演變成日本、中國、泰國等多國籍組成,反映出其全球化經營的趨勢。

▲演唱會手燈是粉絲必備的應援物。(圖/翻攝自 Qoura )

偶像文化盛行的韓國、日本將藝人發展成商品,一般韓團經公司每個月會推出各類型的周邊商品,包括手燈、毛巾乃至於成員生日的紀念物,加上經常舉辦粉絲見面會,透過開設各平台帳號增加互動機會,使海外粉絲的距離感縮短,將偶像文化發展至深入生活的角落,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韓國政府挹注大量資源發展電影、戲劇產業。熱門韓劇《太陽的後裔》光是在中國大陸韓國授權平台「愛奇藝」的瀏覽量就突破十億。韓式戲劇中的戀愛情節,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現代東亞年輕人的理想型和戀愛標準。

美國知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曾於 9 月的討論中指出,東亞將定義全球化的下一個階段。相比過去亞洲單方接收西方電影音樂,現在兩者的文化交流變為雙向,亞洲擁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和文化多樣性,創造自己的電影大作。

但是撥開外殼,韓國電影其實帶著濃濃的好萊塢味,以今年上映的災難電影《極限逃生》為例,電影拍攝的手法類似於西方電影的方式,然而韓國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敘事劇本,消減西方英雄主義的色彩,更加著重在小人物和韓國大眾生活的特色。



而日本除了本身擁有成熟的電影風格,近年更是將動畫推廣至世界的大銀幕。在過去寶可夢、火影忍者等熱門動畫的基礎上,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透過細細描繪東京的風景,即使外國觀眾對日式動畫的故事內容不甚了解,也能夠透過畫面引起共鳴。

▲《你的名字》帶動了影迷前往日本,尋找動畫參考場景的「聖地巡禮」。(圖/翻攝自 IMDb )

綜觀日韓軟實力的發展趨勢,隨著學習日、韓語的人數增加,更多的人透過網路影音串流平台、社群媒體接觸到東亞流行文化,甚至使人願意拜訪該這些國家,可以預測其影響力將會不斷增加,甚至能改變過去由好萊塢主導的各類社會價值觀,包括時尚審美、愛情關係乃至人生態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