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文涵博士的兒子在一次的感冒就診中,被醫師診斷出有嚴重的過敏,這才意識到原來孩子持續出現的小疹子、皮膚搔癢、鼻子不通、張大嘴睡覺等現象,都是過敏的前期徵兆,卻怎麼樣也想不到這些被忽略的過敏症狀,竟會和孩子的過動妥瑞氏症有關。
而後潘博士便投入了十幾年的研究,發現過敏、血清素偏低,以及飲食不當,都是造成過動症的原因,更發現了許多過動兒也都有過敏體質。對於兒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辛苦,潘博士表示若當年知道控制過敏的重要性,及早發現並即刻處理改善體質,就能讓免去孩子因過敏、過動所引發的不適,也能讓父母不那麼煎熬。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指出,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身上出現的小紅疹、泛紅、搔癢等現象,只是偶爾發生或是很快消退的狀況,而沒有立即做出預防過敏的行動,讓過敏症狀蔓延到腸胃、眼睛、呼吸道等,從此讓孩子陷入了「過敏進行曲」,併發多種部位症狀,讓過敏越來越嚴重。
楊崑德理事長也提醒家長,伴隨過敏所出現的不適症狀,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免疫發展、成長發育、心理健康等。甚至在過去的門診案例中,多次遇到媽媽發現寶寶出現夜咳症狀,誤以為是感冒著涼,等到症狀變得嚴重前往就醫時,才發現原來是過敏導致孩子睡不好、情緒不穩、反覆哭鬧,甚至連體格發育都受到影響,讓家長相當自責。


改善過敏體質,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楊崑德理事長表示,孕婦時期應避免接觸二手菸、塑化劑、PM2.5等環境,等到寶寶出生後最好為寶寶哺育母乳,是預防過敏的最佳做法,但若母乳不足或有過敏體質,一歲過後則建議以「精準水解配方奶」來銜接母乳。潘文涵博士提醒家長,為孩子準備充足的五彩蔬果和益生菌豐富食物,適量的Omega-3食物,並且食用避免油炸食品,是兒童青少年預防過敏體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