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負責這項研究的愛爾蘭研究人員麥艾利高特(AlanMcElligott)在香港與路透社記者通話時說:「我們將這種行為解讀成一種蓄意溝通方式,要請求幫助。」
麥艾利高特還說:「人們並不期望野生動物能表現得和牠們一樣,這就是為什麼研究結果令人驚訝。」
一般認為只有狗狗、馬匹或山羊等經馴化的動物能與人類溝通,但這項研究質疑這種看法,提出有更多動物能領會如何向人類表達想法。
來自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共同研究人員葛林(Alexandra Green)總結道:「我們先前都以為只有經馴化的動物面對問題時才會求助,但野生袋鼠也可以做到。」
「它更有可能是因應環境需要的一種學習行為。」(實習編譯:羅楚瑜/核稿:林治平)1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