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據令人驚奇的原因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本預估台灣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0%,但台灣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好過預期,2020年10、11月的出口量創下史上最高、次高的新紀錄。若台灣當局預測的GDP成長成真,將會是1991年以來,首次超越中國經濟成長率,同時締造「人口2000萬以上的國家」之中,經濟成長率世界第一的亮眼成績。

《朝鮮日報》指出,相比韓國,台灣因為政府的財務處理能力被國際社會公認為是「模範國家」,明年(2021年)隨著新台幣升值,台灣人均GDP有望突破3萬美元,這對韓國來說是個警訊,也是審視自身問題的好機會。
報導回憶1970年代至80年代,韓國、台灣以及香港、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韓國人均GDP於2003年超越台灣後,兩者的差距不斷擴大,韓國因此把台灣視為「低一等」的國家,然而近年來局面卻出現了反轉,《朝鮮日報》認為台、韓經濟發展的轉捩點是政府對中國態度的不同。


在2020年急劇升溫的美中對抗過程中,選擇與美國加強合作的台灣政府,同意台積電至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電子製造大廠鴻海旗下的富士康(Foxconn)也至威斯康辛州投資,讓台灣的IT產業在地緣政治中獲利,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需求下獲得2020年中獲得大量訂單,造就史上最好的發展。

而文在寅則是在2017年末,至中國訪問4天3夜的行程中備受冷落,僅有2次與中國領導階層一同用餐,其餘6餐都是一個人吃飯,親中的態度甚至沒有改善2016年起因薩德(THAAD)飛彈部署而起的中韓糾紛,中國方面的限韓令一直到今日都尚未完全解除。
《朝鮮日報》警告,今年世界的反中浪潮達到1989年天安門「六四事件」以來的高峰,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以及過去與中國友好的歐盟、印度、東南亞諸國都從「中國幻想」中覺醒,即將上任的拜登(Joe Biden)政府也定調對中國施加更強大的壓力,若文在寅政府繼續沈溺在「中國幻想」中,將會導致韓國經濟進一步惡化、與台灣的差距日益擴大。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